-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65.020.20CCSB05
DB1308
承德市地方标准
DB1308/T370—2025
林下黑木生产技术规程
2025-01-06发布2025-01-15实施
承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1308/T370—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承德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承德市农林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董岩、刘源、王民乐、陶秀娟、齐小亚、李超、闫丽、郭敬洋、霍燃华、王红军、崔轶男、郭晓雨、杨超沙、付艳慧、史建强。
1
DB1308/T370—2025
林下黑木耳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林下黑木耳袋料生产的产地环境、生产时间、耳床制作、生产流程、操作方法、病虫害防控以及档案记录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林下黑木耳袋式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13735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GH/T1422黑木耳栽培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产地环境
选择林地相对平缓,地面坡度10°,郁闭度0.6~0.8,环境清洁无污染、水源充足、排水通畅的地块,空气质量符合GB3095的规定,生产用水符合GB5749的规定。
5生产时间
4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林地温度在15℃~28℃时,将发好菌黑木耳袋料移入林地进行出耳。林下出耳期100d~120d。
6耳床制作
根据林间空地制作耳床,床面宽1.2m~1.5m,床长不限,两侧挖20cm~30cm宽的排水沟,留出作业道。床面铺设黑白复合地膜,黑色面朝下,白色面朝上,地膜平整无损伤,质量符合GB13735要求。膜上铺设喷水管道装置,以全面喷洒到耳床为准。
7生产流程
品种选择→菌棒制作→开口→催耳→出耳期管理→采收→晾晒→贮存。
2
DB1308/T370—2025
8操作方法
8.1品种选择
选择遗传性稳定、健壮、无污染、出耳整齐、优质高产的黑木耳品种,如:神8-7、海兰10等。
8.2菌棒制作
配方选择、备料、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培养按照GH/T1422中的规定执行。
8.3开口
发好菌的菌棒移入林地后3d~5d进行开口。开口前用0.1%的高锰酸钾或75%的酒精溶液对菌棒进 行表面消毒处理。采用划扣机开口,根据菌棒长短每袋开180~220个小口,开口形状常用“Y”型、“/”型、“O”型。
8.4催耳
将开好口的菌棒呈“品”字型直立摆放,间距3cm。按照保湿为主、通风为辅、常湿短干的管理原则,环境三分阳七分阴为宜,覆盖塑料布和草帘遮阳保湿,适当增加散射光,床内温度控制在15℃~25℃,湿度保持在80%以上。一般7d~10d形成耳原基。
8.5出耳期管理
8.5.1当耳芽长到0.5cm~0.8cm时,早晚喷水保持草帘湿润,温度控制在15℃~25℃,适当拉大昼
夜温差。当耳芽展片长至1.5cm时,撤掉塑料布和草帘,进行分床,菌棒间距10cm左右,每平方米菌棒数量20~25个。
8.5.2出耳期温度控制在15℃~28℃,相对空气湿度保持在80%,早晚各喷一次水,每次累计20min~
30min。当环境温度≥25℃,每天早中晚各喷一次水,每次累计30min~50min,喷水均以雾化水为主,保持“干干湿湿”原则,雨季适当停水,错开高温无风时段喷水。
8.6采收
当耳片伸展长至4cm左右时及时采收,采收前停水2d~3d,每潮木耳采收后及时清除菌棒上的残耳烂耳,保持菌床干净清洁,湿度控制在70%以上,进行菌棒休养,等待下一潮出耳。
8.7晾晒
采收下的新耳及时放置在晾晒架上,摊开铺平,晾晒过程中定时翻动,防止耳片粘连。水分≤14%时即可。
8.8贮存
按照GH/T1422的规定执行。
9病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6T 837-2024猪粪养殖蚯蚓技术操作规程.docx
- DB36T 977-2024地理标志产品 丰城富硒大米.docx
- DB36T 1310-2024地理标志产品 共青城板鸭.docx
- DB36T 2105-2024水质 吡啶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docx
- DB36T 2110-2024鄱阳湖水牛种牛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36T 2111-2024柄用芋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36T 2116-2024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系统建设和养殖规范.docx
- DB36T 2117-2024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生态功能评估方法.docx
- DB36T 2118-2024鱼类资源监测技术规范.docx
- DB36T 2119-2024高速公路服务区物流场站规划与运营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