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昌平区中铝科学技术研究院二期地源热泵系统.docVIP

昌平区中铝科学技术研究院二期地源热泵系统.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昌平区中铝科学技术研究院二期地源热泵系统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昌平区中铝科学技术研究院二期地源热泵系统工程。

地理位置:项目位于北京昌平区未来科学城南区C33地块,北临岭上北路,西临海德堡花园东路,南临蓬莱苑南路,东临未来科技城南区四路。

项目类型:可再生能源供暖(制冷)项目。

建设规模: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115017㎡,总建筑面积224800㎡。建筑为高层民用公共建筑,共7栋办公楼,主要功能为科研及配套服务工程。本次建设的二期能源站工程供能范围为2#~7#楼,总建筑面积约为13.48万㎡。

建设单位: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业主单位:中铝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总投资:1863万元(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558万元)

建成运行时间:于2021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至今已正常运行4个周期(包含2021-2022年度供暖季、2022年度制冷季、2022-2023年度供暖季及2023年度制冷季)。

所在地能源供应消纳条件:

从能源供应消纳条件,昌平区未来科学城依托良好生态基底吸引产业和人才,建设北京国际科创中心枢纽型主平台,主动践行国家“双碳”战略,聚焦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能源谷,加快打造北京低碳创新产业新高地,形成了产业集群和发展优势,有一定的能源供应消纳条件。

从群众收入水平,据国家统计局昌平调查队消息,2023年前三季度,昌平区人均可支配收入继续保持稳步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48944元,同比增长7.5%,收入绝对值在北京市十个郊区排名第一,增速北京市第二,高于北京市2.2个百分点。

可再生能源资源条件:北京市年累计太阳辐照量达5600~6000MJ/㎡·a,接受太阳能辐射总量约折合26亿t标准煤,按照太阳能资源区划指标属于较丰富地区;项目所在地第四系厚度约为500m,且在项目现场125m深范围内钻探时未钻穿第四系,浅层地热能丰富,属地源热泵适宜区。

生态环境敏感因素:生态环境提升拉动土地增值和产业聚集,反哺生态建设,打通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间的双向转化通道。守护绿水青山,高水平保护温榆河绿色空间;提升绿水青山,高标准建设低碳园区;打造金山银山,高质量发展低碳产业;反哺绿水青山,高品质培育生态产品。

二、技术路线及工艺流程

1.负荷情况

本项目能源站满足2#~7#科研楼制冷供暖需求,楼内用能场景即房间功能包括科研用房、会议室、餐厅、厨房等,夏季空调冷负荷10656kW,冬季空调热负荷7221kW,地板供暖负荷581kW,内区冷负荷920kW。

楼号

夏季空调冷负荷(kW)

冬季空调热负荷(kW)

夏季空调冷指标

(W/㎡空调面积)

冬季空调热指标

(W/㎡空调面积)

地板供暖热负荷(kW)

2#

1861

1235

128

81

125

3#

2124

1424

131

82

125

4#

2207

1569

130

82

125

5#

2076

1369

130

82

125

6#

1332

905

116

80

60

7#

1056

719

165

115

21

合计

10656

7221

--

--

581

2.技术路线

技术思路:针对政策导向、项目特点、资源条件、用能需求、能源价格、运维成本等多因素综合考虑,以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为原则,辅以其他能源形式联合运行的方式,通过构建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打造安全稳定、绿色低碳、高效节能的智慧能源系统,为业主在节能增效基础上提升项目的整体品质。

技术特点:本项目能源站采用“地源热泵+冷水机组+市政热力”的多能源系统,运行策略通过本地自控系统及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实现。夏季总冷负荷10656kW,由“地源热泵+电制冷冷水机组”承担;冬季外区总热负荷7802kW,由“地源热泵+市政热力”承担;冬季内区总冷负荷920kW,采用冷却塔为冷源的供冷方式,最大限度利用天然冷源;共布置964口120m地埋孔。

3.系统配置

系统构成和配置:能源系统主要设备有变频螺杆式地源热泵机组3台、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组2台、离心式冷水机组冷冻水一级循环泵2台、冷却水循环泵2台、中央区供冷冷却水循环泵2台、冷却塔供冷板式换热机组1台、地暖板式换热机组1台、地源侧循环泵4台、地源热泵系统夏季供冷一级循环泵3台、地源热泵系统冬季供暖一级循环泵4台等。

能源转换效率及系统性能:能源系统主要设备有变频螺杆式地源热泵机组3台(单台制冷量1552kW,制热量1538kW)、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组2台(单台制冷量2989kW)。

设备寿命:主机设备使用寿命均为15~20年。

4.运行情况

运行时间:本项目于2021年9月建成,于2021年10月15日投入使用,至今已正常运行4个周期(包含2021-2022年度供暖季、2022年度制冷季、2022-2023年度供暖季及2023年度制冷季)。

运行效果:运行周期内主机

文档评论(0)

雄霸天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