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13.100CCSC52
DB4403
深圳市地方标准
DB4403/T241—2022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督监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supervisionandmonitoringofoccupationalhazardsinworkplaces
2022-07-01发布2022-08-01实施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403/T241—2022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人员和资质 2
5工作程序 2
6前期准备 2
7实施监测 3
8报告编制 8
9资料归档 9
附录A(资料性)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 10
附录B(资料性)用人单位现场采样和检测计划表 13
附录C(资料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汇总表 14
参考文献 19
I
DB4403/T241—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深圳市宝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市龙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市坪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市南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先青、周伟、王雪毓、丘海丽、钟小欢、田亚锋、于碧鲲、林艳发、赖洪飘。
II
DB4403/T241—2022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督监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督监测的人员和资质、工作程序、前期准备、实施监测、报告编制以及资料归档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在深圳市行政区域内开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督监测工作。本文件不适用于放射性因素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督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T160(所有部分)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T189.1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超高频辐射
GBZ/T189.2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高频电磁场
GBZ/T189.3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1Hz~100KHz电场和磁场
GBZ/T189.4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激光辐射
GBZ/T189.5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微波辐射
GBZ/T189.6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紫外辐射
GBZ/T189.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高温
GBZ/T189.8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噪声
GBZ/T189.9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手传振动GBZ192(所有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GBZ/T224职业卫生名词术语
GBZ/T300(所有部分)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3术语和定义
GBZ/T22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监督监测supervisionandmonitoring
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在一段时期内通过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监测辖区内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行为。
3.2
监测机构monitoringorganization
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指定或委托的承担监督监测工作的检验检测机构。
1
DB4403/T241—2022
3.3
用人单位employer
具有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运用劳动力组织生产劳动,且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等劳动报酬的单位。
注:通常包括工作场所中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
3.4
监测岗位monitoringpost
用人单位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岗位。3.5
工作方式operationmode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和劳动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
注:通常包括固定地点工作和非固定地点工作(如巡检工作或在较大范围内的移动工作)。3.6
工作时间workinghours
劳动者每日或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JG 131-2023 中小学校建筑装配式装修技术规程.docx
- DB4403_T 408.1-2023 公交智能调度系统 第1部分:车载智能终端.docx
- DB4403_T 425-2024 生态气候舒适度评价指南.docx
- DB4403∕T 108-2020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规范.docx
- DB4403_T 318-2023 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建设与管理规范.docx
- DB4403_T 372-2023 劳动人事争议数字仲裁庭建设指引.docx
- DB44_T 2113-2018 化工园区公共管廊运营企业服务规范.docx
- DB4403_T 393-2023 重要活动场所电力设施配置与电气运行管理规范.docx
- DB44_T 1979-2017 供暖空调系统水处理技术规程.docx
- DB4403_T 420-2023 零碳公园建设及运营规范.docx
- 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基层政府公信力建设研究.docx
- 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论服务型政府建设中行政人格的建构.docx
- 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oc
- 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数字政府与智慧城市协同建设路径思考.docx
- 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论我国行政处罚制度的完善及其途径.docx
- 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现代城市与国防一体化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ocx
- 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政府管理部门办公自动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x
- 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我国工商行政管理协同治理机制研究.doc
- 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管理创新.docx
- 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新时代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问题探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