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3
第1节当地自然条件3
第2节设计主要技术标准3
第3节主要工程数量4
第4节工程主要特点、重点及对5
第二章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现场方法6
第1节设备、人员动员周期6
第2节设备、人员、材料进场方法6
第三章施工组织机构及临时工程9
第1节施工组织机构设置9
第2节施工任务划分10
第3节总体施工目标10
第4节主要临时工程11
第四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12
第1节总体施工方案12
第2节路基工程施工方法16
第3节路面工程22
第4节桥涵工程23
第5节隧道工程施工方案、施工方法37
第五章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48
第1节路基工程48
第2节桥涵工程48
第3节路面工程48
第4节隧道工程48
第六章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49
第1节桥梁梁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悬灌施工49
第2节移动模架法施工预应力碎连续梁62
第3节高桥墩施工72
第七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中高桥墩施工。72
第1节隧道工程72
第八章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73
第1节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73
第2节保证工期的措施74
第九章冬季和雨季施工措施75
第1节冬季和雨季的施工安排75
第2节冬季施工措施75
第十章质量、安全保证体系77
第1节质量保证体系77
第2节安全保证体系82
第十一章其它说明的事项84
第1节廉政措施84
第2节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的主要措施85
第3节对外关系协调的措施86
第4节地上和地下三线保护措施86
第5节文物保护86
第6节施工保险措施86
第7节防止疫病的措施86
第8节夜间施工措施87
第9节火工品管理措施87
第10节农忙季节施工87
第11节质量回访保修措施87
工程概况
A至B黄(尾)高速公路是国家重点公路规划中的C至D公路的一段。同时也是安徽省公
路主骨架规划中“西纵”(即亳州一阜阳一A一安庆一东至公路)的重要组成路段。起点接
阜阳至A高速,终点接B黄(尾)至潜山高速公路,全长72.287公里。
A至B黄(尾)高速公路采用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起点K0+000至K36+820采用100公
里/小时,路基宽26米;K36+820至终点K72+200段采用80公里/小时,路基宽24.5米。
全线共划分为10个合同段。
本合同段为第8合同段,起止桩号为YK59+340Z(K59+300)-YK63+830Z(K63+810),
合同段全长4.49公里。
第一节当地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与地质条件
本合同段沿线属大别山区,地形陡峻,起伏剧烈,本段路线所经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大
致可分为江淮丘陵岗地区和山岭重丘区。本标段按形态成因属褶断侵蚀型中山,由上太古界
至元太古界中、深变质岩组成,受构造控制明显,褶皱和断裂发育,山丘缝峦嶂,沟壑纵
横,山顶多呈尖或尖园状,山脊狭窄,常见峡谷,谷底基岩裸露。沿线植被主要为水稻,大
部区域为林地。
2、气象、水文条件
项目区域位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等气候特点,但由于冷暖气团活动和交锋频繁以及地形复杂多样等因素,
常有旱、涝、风、雹等自然灾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