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姿势运动发育《人体发育学》主讲教师:闫秀丽
概述姿势运动的控制需要良好的身体形态结构、肌力、肌张力、平衡与协调功能以及运动系统功能的综合作用。躯体感觉、视觉及前庭觉3个系统在维持平衡过程中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中枢神经系统在对多种感觉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后下达运动指令。运动系统以不同的协同运动模式控制姿势变化,将重心调整回原范因内或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概述婴儿姿势运动发育存在个体性差异,同时也受地域、人种、环境、遗传、养育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婴儿期因受各种姿势反射的影响很大,表现出随意运动和反射性活动混合存在的特征。正常婴儿姿势、运动发育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各动作的发育相互影响,是一种极其复杂的过程。
不同体位姿势运动发育规律(一)仰卧位婴幼儿仰卧位姿势运动发育有3个特点:①由屈曲向伸展发育;②从不随意活动到随意运动发育;③手、口、眼的协调发育。
不同体位姿势运动发育规律(一)仰卧位由屈曲向伸展发育有4个时期:新生儿期:颜面向一侧或正中位,四肢呈屈曲或半屈曲状态,左右对称或稍有非对称。2~3个月:头向一侧或左右回旋,由于头部位置的变化,受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的影响,常呈非对称性的伸展模式,可从仰卧位翻身至侧卧位。
不同体位姿势运动发育规律(一)仰卧位由屈曲向伸展发育有4个时期:4~7个月:头呈正中位,四肢对称性屈曲姿势,可抓自己的脚送到口中,并可从仰卧位翻身至俯卧位。8~9个月:头部自由活动,四肢自由伸展,躯干有回旋动作,小儿可以灵活地左右翻身。
不同体位姿势运动发育规律(一)仰卧位从不随意活动到随意运动发育,婴儿由于受紧张性颈反射及交叉伸展反射的影响,出现屈曲与伸展的动作及非对称性姿势,随着原始反射的逐渐消失,出现了随意运动的发育、翻身及四肢的自由伸展和屈曲。手、口、眼的协调发育,婴儿从4—5个月开始出现对称性屈曲姿势,可用手抓住双脚并放入口中,虽然肩部与臀部都抬高,躯干弯曲,接触床面积小,但仍能保持稳定的平衡状态,产生手、口、眼协调。
不同体位姿势运动发育规律(二)俯卧位俯卧位姿势运动是小儿克服地心引力、抗重力伸展过程。主要有4种特点:1.由屈曲向伸展发育,臀高头低逐渐发展为头低臀高。2.抗重力伸展发育,体重的支点由头部、颈部、胸部、腰部逐渐向后移动,当支点移行到骶尾部时,即出现爬行,为坐位和立位做准备。3.由低爬向高爬的发育,从肘爬或拖爬发展为腹爬或低爬然后是膝爬或四爬,最后是高爬。4.俯卧位姿势运动发育过程。
不同体位姿势运动发育规律(二)俯卧位新生儿期:全身屈曲,呈臀高头低姿势。2个月:骨盆位置下降,下肢半伸展呈臀头同高状态。头经常保持正中位,下颏可短暂离开桌面。3个月:肘支撑抬头45°,呈头高臀低姿势。
不同体位姿势运动发育规律(二)俯卧位4个月:肘支撑,胸部离开桌面,抬头达45°~90°。6个月:手支撑,抬头达90°以上,可由俯卧位翻身至仰卧位。
不同体位姿势运动发育规律(二)俯卧位8个月:腹爬。10个月:用手和膝关节爬行(四爬)。11个月:用手和脚支撑向前移动(高爬)。
不同体位姿势运动发育规律(三)坐位坐位是卧位与立位的中间体位,是抗重力伸展以及相关肌群发育的过程,与平衡反应关系密切。发育顺序有全前倾→半前倾→扶腰坐→拱背坐→直腰坐→扭身坐。新生儿期:全前倾姿势。2~3个月:呈半前倾姿势,头可竖直。4~5个月:扶腰坐阶段,头部稳定。6个月:可独坐,但需双手在前支撑,脊柱略弯曲,呈拱背坐。7个月:直腰坐。8~9个月:扭身坐,可以左右回旋身体,可以在坐位上自由玩。
不同体位姿势运动发育规律(四)立位立位姿势运动发育是由原始反射的阳性支持开始,立位平衡反应出现后,便出现了独站与步行。立位姿势运动发育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新生儿期:足底接触到支撑面,便出现颈、躯干及下肢的伸展动作,使身体直立呈阳性支持反射。2个月:阳性支持反射逐渐消失,下肢不能支持体重。3个月:短暂支持体重。4个月:由于伸肌张力较高,下肢伸展并支持体重,多呈足尖支持状态。5~6个月:出现立位跳跃。
不同体位姿势运动发育规律(四)立位7~8个月:扶持小儿腋下站立,多数可站立,髋关节多不能充分伸展,为扶站阶段。9个月:小儿可抓物站立或抓住检查者的手后自行站起,脊柱充分伸展,为抓站阶段。10个月:可以独自站立,时间逐渐延长。7个月
不同体位姿势运动发育规律(四)立位11个月:可牵手走。12个月:可独走,由于个体差异,发育速度有所不同,一般不应晚于18个月。11个月
不同体位姿势运动发育规律(五)步行姿势运动步行姿势运动的发育特点:1.步宽由大到小的发展,呈宽基步态。2.上肢由上举到下降发展,呈扁担样步态。3.上肢无交替运动到有交替运动。4.肩与骨盆的无分离运动,到有分离运动。5.步态无节律到有节律的发展。6.骨盆无回旋到有回旋的发展。7.足尖与足跟接地时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水生产处理工(技师)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pdf VIP
- 铁路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服务实施方案.docx VIP
- 牙科手机的使用与处理.ppt VIP
- 青少年预防艾滋病课件.ppt
- 医院纪委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计划(2篇) .docx VIP
- 2024年-2025年工业废气治理工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pdf VIP
- 垃圾桶清理指南.pptx VIP
- GB 50755-2012《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doc
- (正式版)D-L∕T 5790-2019 火力发电厂烟气净化装置施工技术规范.docx VIP
- 兰博基尼-Gallardo 盖拉多 产品用户手册 - 车主手册 -Gallardo Coupe-Gallardo Coupe LP560-4-GallardoCoupèLP560-4用户手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