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哲学导论完整版.ppt

  1. 1、本文档共1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符合论:因事实为真。主张真理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心中的观念与外部事物相对应。亦称“事实的真理”。01融贯论:因推理为真。主张真理在于主观内部的逻辑一致性、无矛盾性、严密性和无可怀疑性。亦称“推理的真理”。02通行的真理观:符合论和融贯论中国哲学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含中国有没有哲学如前所述,“哲学”是外来词,中国古代文化中没有“哲学”概念。哲学一词来自希腊,本义为“爱智慧”。自古希腊哲学,西方形成了以追求知识为导向的发展路径。若以西方哲学范畴为标准,中国根本没有这种“哲学”,至少可以说是极其贫乏;若将哲学定义为对“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冯友兰),中国有数千年的思想文化史,有着悠远的人性活动与创造,亦有理智及观念的反省说明,岂可说没有哲学?第五章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一、中国哲学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含●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汉人刘熙在《释名·释典艺》:“传,传也,以传学后人也。”“统者,继也。”传统,有世代相继之义。佛教有衣钵相传的“法统”。儒家有圣贤相传的“道统”。都与“传统”意义相类。一、中国哲学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含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思想文化为主流,以伦理为主要类型的,涵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的有机的构成体系,主要包含:儒、释、道。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纵贯古今深厚绵长的道统,这就是儒家思想。唐代儒学家韩愈明确提出,儒家有一个始终一贯的异于佛老的“道”。概括地说,就是“仁义道德”。一、中国哲学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含●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儒家“道统”有一个谱系。朱熹曰:“盖自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中庸章句·序》)千百年来,儒家思想的谱系为:“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也。”(《原道》卷11)■儒家道统说,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影响极深。古代文人儒士莫不以此为重,以此自励。如:唐代柳宗元以“兴尧舜孔子之道”为务;北宋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儒学的核心精神,如以“仁”为本的道德精神、“内圣外王”理想人格等,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占据着思想的统治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精神。一、中国哲学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含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在中国,过去要受教育,就是用哲学发蒙。读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中国人把哲学当成宗教。对于超乎现世的追求,是人类先天欲望之一,中国人不大关心宗教,是因为他们极其关心哲学。他们不是宗教的,因为他们都是哲学的。他们在哲学里满足了他们对超乎现世的追求。他们也在哲学里表达了,欣赏了超道德价值,也体验了超道德价值。按照中国的传统,哲学之功用不在于增加实际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即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01西方古代自然哲学家着力于宇宙根源的探讨02泰勒斯视水为万物根源;03阿那克西美尼视一切事物由空气之凝聚与发散而成;04毕达哥拉斯归万象于抽象的数;05德谟克利特以万物由不可分的原子构成;06恩培多克勒主张万物不外是水火土气四种元素的聚散离合;07阿那克萨哥拉更把万物看作是由无数的种子构成。中西哲学的进路与出发点不同二、中国哲学的特质苏格拉底(Sokrates)及其以后的哲学家开始注重人事问题,特点是逻辑分析和理性思辨的方式。他们都是以对待自然的方法对待人事,采取逻辑分析的态度,作纯粹理智的思辨。把美与善作为客观的求真对象,与真正的道德无关。由于他们重视分析与思辨,所以喜欢各种观念下定义。01中国哲学没有知识论与逻辑,其特点在于关注“生命”与“德性”。它的出发点是敬天爱民的道德实践,即践仁成圣的道德实践,主张“性命天道相贯通”。02中西哲学的进路与出发点不同中国的哲人多不重于理智的思辨,更无对观念下定义的兴趣。希腊哲学重知识,中国哲学重实践。实践的方式初期主要是表现在政治上对于善的理想。《论语》中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古之学为已”。儒学被称为“为已之学”或“身心性命之学”。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从自己的内省修德做起,即先要培养德性的主体,就是说要“正德”。中国的圣人,必由德性的实践,以达致政治理想的实践。“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要完成自己的人格,也就关系到要发展他人的人格,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要对社会、对国家负起责任。《大学》中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这样一个个人人格完成的过程。2341中国哲学的特质在于重道德性中国哲学重“道德性”的根源在于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