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4单元生活在法治社会第十一课远离违法犯罪
第3框严于律己
板块导航
01/学习目标明确内容要求,落实学习任务02/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加强学习记忆
03/课前导学梳理教材内容,掌握基础知识
04/课堂探究课堂知识探究,全面学会知识05/分层训练基础提升拓展,突破学习任务
了解为什么要严于律己
2、理解怎样做到严于律己(重点、难点)
1、为什么要严于律己: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觉遵纪守法的人。
2、怎样做到严于律己:
(1)认清危害,增强法治观念。违法犯罪会对他人、社会和国家造成危害。我们要时刻警惕违法犯罪,远离违法犯罪。那种认为自己年龄小与违法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2)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很多犯罪都不是一朝一夕铸成的,而是有一条从不良行为到违法行为、再到犯罪的变化轨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干预、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作了明确规定,给我们划出了明确的是非界限。
(3)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自控力,严于律己,积极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防患于未然。
1、如何避免上述情境中的违法行为的发生?
提示: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觉遵纪守法的人。
“案例一16岁的中学生秦某在学校多次无故殴打、辱骂同学郭某,还用手机拍摄视频并在网上传播,导致郭某身体受伤、精神抑郁,无法正常生活和学习。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秦某无故殴打他人,造成他人轻微伤,辱骂他人情节恶劣,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严重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破坏了社会秩序,其行为触犯刑法,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案例二依依无端被同校的一群16岁学生盯上了。这些学生有组织、有计划地长期在各种线上课堂、社交平台发送侮辱、谩骂、诬陷依依的网络信息,甚至将群内的聊天记录剪辑制作成视频再次传播,导致依依的生活和学习受到严重干扰。最终,这些学生被依法逮捕并提起公诉。”
分析案例中的行为涉及刑法中的哪些罪名。
学生欺凌、网络暴力行为有什么危害?遇到这些行为该怎么办?
提示:故意伤害罪等。危害学生身心健康,不利于当事人的学习和生活。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自控力,严于律己,积极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防患于未然。必要时,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基础过关练
一、单选题
1.雾霾天气时,某市采取了单双号限行措施。司机赵某自作聪明,用光盘挡住车牌号,被交警逮住并依法进行了处罚。赵某从这件事中应该懂得(???)
①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
②认清危害,远离违法
③做出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④要自觉遵纪守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2023年8月2日,国家网信办公布的《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规定,在未成年人模式下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限制未成年人用户使用可能危害其身心健康的产品和服务。作为未成年人,我们在使用移动互联网时应(???)
①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
②无所畏惧,自由上网
③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④认清危害,远离网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近日,一起恶性校园欺凌杀人案件震惊全国。紧跟着,全国各地陆续爆出多起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让人不禁发问:“现在的未成年人怎么了?”这些案件启示广大青少年(???)
①遭遇校园欺凌,选择逆来顺受
②认清犯罪危害,加强品德修养
③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④增强法治观念,学会依法维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24年3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新闻发布会指出:“近年来,从全国总体情况看,未成年人犯罪仍呈上升趋势。2023年,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9.7万人,其中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约1万人,盗窃、强奸、抢劫、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等5类犯罪占比近7成……”这警示我们(???)
①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②要防微杜渐,自觉抵制生活中的一切娱乐
③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自觉遵纪守法
④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预防犯罪,我们应该做到(???)
①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违法犯罪
②杜绝不良行为,避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统编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11.1《法不可违》探究训练(含答案).docx
- 统编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11.2《犯罪与刑罚》探究训练(含答案).docx
- 统编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第11课《远离违法犯罪》每课探究训练(含答案)汇编(含三套题).docx
- 内部沟通协作及会议管理办法.doc
- 影视制作版权与使用许可协议.doc
- 网络直播行业版权免责协议.doc
- 旅游景区游客意外事故处理免责条款.doc
- 娱乐行业数字化演出平台建设方案.doc
- 金融行业数据保密与使用协议.doc
- 独立游戏开发者版权保护及责任分配合同协议.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