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信息安全基础》课件_3.5 社交软件与网络舆情.pptx

《信息安全基础》课件_3.5 社交软件与网络舆情.ppt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节社交软件与网络舆情第3章

目录社交软件应用安全网络舆情监管0102

01社交软件应用安全

什么是社交软件社交,即社会上的交际往来,而通过网络来实现这一目的的软件便是社交软件,如微信、QQ、WhatsApp、Facebook等。定义微信QQWhatsAppFacebook

常见的社交软件常见的国内外社交软件微信(We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QQ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基于互联网的即时通信软件。支持在线聊天、视频通话、点对点断点续传文件、共享文件、网络硬盘、自定义面板、QQ邮箱等多种功能。国内WhatsAppMessenger(简称WhatsApp)是一款用于智能手机之间通讯的应用程序,支持发送和接收信息、图片、音频文件和视频信息。WhatsApp全球用户量超过了15亿。Facebook是一个联系朋友的社交工具。大家可以通过它和朋友、同事、同学以及周围的人保持互动交流,分享无限上传的图片,发布链接和视频。国外

社交软件的常见安全问题社交软件鱼龙混杂,特别是一些不知名的社交软件(X聊,某陌等),往往打着“交友”的名义,对列表所谓“好友”实行欺骗,甚至某些社交软件诱导用户下载注册,窃取个人信息等。社交软件安全问题严重使用交友软件时,你有哪些顾虑?个人信息被泄露64.1%存在语言骚扰等违规内容49.1%难以确定对方真实身份71.5%以交友名义实施诈骗60.5%

社交软件的常见安全问题社交软件使用时存在隐患(一)本科生刘倩(化名)用过两款交友软件。她表示,其中一款主要以大学生用户为主,不仅可以交朋友,还可以在学业、找工作等方面交流经验。另一款用户群体面很广,反倒使用体验不好,交友质量也不高。北京某高校大学生周颖(化名),下载了很多款交友软件,但使用不久后又卸载了好几个。她坦言,在使用交友软件时会收到一些不太正经的留言,让自己觉得很不舒服,“有的人上来就问‘美女,加个微信吗’。还有的人看起来挺正经,聊了几句就开始有些骚扰性的话语了”。

社交软件的常见安全问题社交软件使用时存在隐患(二)在北京读研究生的乔俊宇说,虽然自己没有在使用交友软件时遇到安全问题,但他仍然觉得会有一些隐患,“网络上什么样的人都有,最好不要过多地透露个人信息,见面更要慎重。我在网上看到一些人吐槽,约见网友却遇到酒托甚至诈骗传销”。左滑右滑、个性化问题设置、互选匹配……不少年轻人把交友软件作为拓展社交圈的主要方式。但在使用这些软件时也会遇到交友陷阱、隐私泄露等问题。

社交软件的常见安全问题社交软件设计时本身就存在隐患某些社交软件在设计上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以功能为中心,实现社交功能即可为了吸引用户,降低注册门槛对聊天内容不做检查,不受限制......小众化社交软件开发都是复用网上开源框架,导致开发出来的社交软件漏洞百出对用户后台数据没有采取保护措施社交软件为了牟利,将某些网站植入其中某些社交软件后期维护差,被利用制作木马载体......

社交软件安全问题解决方法常见的解决方法提高社交软件交友安全意识,使用交友软件时有必要“多个心眼”对骚扰性的话语零容忍,一旦发现,直接举报在交友平台切勿公开个人敏感信息,比如住址、QQ等见面需谨慎,最好不要私下见面切勿轻易点击陌生好友发送的链接切勿相信陌生好友给出的中奖信息社交软件使用方面存在隐患的解决方法正规网站下载社交软件,切勿相信链接下载或者扫码下载通过杀毒软件对社交软件进行查杀禁止社交软件获取系统权限(如通讯录,照片等使用权限)社交软件设计方面本身存在隐患的解决方法

02网络舆情监管

网络舆情的概念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流行的对社会问题不同看法的网络舆论,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网络舆情以网络为载体,以事件为核心,是广大网民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的表达、传播与互动,以及后续影响力的集合。概念表现方式新闻评论BBS论坛博客播客微博聚合新闻(RSS)新闻跟帖及转帖等等

国家对网络舆情的监管当出现不实言论时,及时且有效控制并降低舆情事态的扩大,是网络舆情管理的首要前提。网络舆情管理网络舆情管理的主要措施确立政府主导地位,发挥媒体监督功能夯实网络舆情理论研究,积极开发网络舆情监测软件把握网络舆情管理的原则,建立和完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

国家对网络舆情的监管“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是针对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于网络上表达出来意愿集合而进行的计算机监测的系统统称。网络舆情系统监控技术“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是针对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社会管理者产

文档评论(0)

酱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