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olymer团队
『东华科技-陕鼓杯』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MSDS一览表HUBEIUNIVERSITYOFTECHNOLOGY2017湖北工业大学
『东华科技-陕鼓杯』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
MSDS一览表
HUBEIUNIVERSITYOFTECHNOLOGY
2017
湖北工业大学POLYMER队
蔡诚王德亮杨兴文祁宏祥李寰宋志远
主要物质的MSDS一览表
TOC\o1-3\h\z\u
1、氨气 1
2、氧气 6
3、臭氧 11
4、一氧化氮 16
5、二氧化氮 21
6、二氧化硫 26
7、硫酸铵 32
8、硝酸铵 36
MSDS一览表Polymer团队
PAGE41
1、氨气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氨
化学品英文名称
ammonia?
中文名称2
氨气(液氨)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
28
CASNo.
7664-41-7
分子式
NH3
分子量
17.0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氨
含量
CASNo.
7664-41-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氮、氨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30
前苏联MAC(mg/m3)
20
TLVTN
OSHA50ppm,34mg/m3;ACGIH25ppm,17mg/m3
TLVWN
ACGIH35ppm,24mg/m3
监测方法
纳氏试剂比色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60m3锅炉烟气氨法脱硫项目7-项目参考文献一览表.doc
- 110万吨催化裂化装置烟气治理项目7.3-附录三 设备选型一览表.doc
- 110万吨催化裂化装置烟气治理项目7.4-附录四 MSDS一览表.pdf
- 110万吨催化裂化装置烟气治理项目硫酸铵--物性参数查询输出结果.doc
- 110万吨催化裂化装置烟气治理项目硝酸铵--物性参数查询输出结果.doc
- 145kta醋酸乙烯资源化项目4-典型设备设计说明书.doc
- 145kta醋酸乙烯资源化项目4-典型设备设计说明书.pdf
- 145kta醋酸乙烯资源化项目11-技术经济评价.doc
- 145kta醋酸乙烯资源化项目12-EIAW水质分析报告.doc
- 145kta醋酸乙烯资源化项目13-储罐管道泄露扩散分析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