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一章
诗歌的阅读与鉴赏;
一、诗歌概述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感悟的文学体裁。诗人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中国的诗歌在世界诗歌史上光彩夺目,熠熠生辉。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后世将两者统称为诗歌。;
(一)诗歌的发展
中国有悠久的诗歌传统。从远古时代的萌芽到唐代的成长巅峰,到近现代的改革创新,再到当代艰难的发展,诗歌不断变化着自己的表现形式,呈现出与大时代相适应的特点,同时也坚守着固有的表达传统,让一代代人感受到诗歌精彩纷呈的表现力。
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曰:“讴歌自当久远,其名曰诗,未知何代。”这既可以看出诗歌产生年代的古老久远,又可以感受到作为具有审美功能的样式之一的诗歌与人类和时代紧密相连。;
周王朝为制作礼乐,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大约五百年的诗歌305篇,这就是《诗经》,它被看作是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战国时期,屈原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作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楚辞”,后由西汉刘向编辑《楚辞》。西汉汉武帝时期,朝廷的音乐机构“乐府”把所有采集来的民歌进行集中编辑,这就是《乐府诗》。《乐府诗》多以五言为主,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如《十五从军行》《东门行》等。
;
陶渊明被称为田园诗派的开创祖师,谢灵运被称为山水诗派的鼻祖,南北朝的诗歌艺术集大成者庾信所创作的诗歌,在声律、结构上更加接近律诗、绝句等近体诗,被认为是唐诗发展的先锋。
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诗歌发展也以唐为分界线,以前称为古体诗,以后称为近体诗。;
(二)诗歌的特点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我们可以把诗歌分成抒情诗和叙事诗,格律诗与自由诗,近体诗与古体诗,等等。不同时代,诗歌也在悄然地发生着改变,但诗歌语词简练,结构紧凑跳跃???富有韵律性和节奏感,能够高度集中反映生活并表达思想情感这些基本特征是不变的,主要概括为凝练性、跳跃性、节奏韵律性。;
凝练性是指要用最少的字词表达出最全面的意义,这就需要诗人有文字功底,反复锤炼语言。
跳跃性主要表现在诗歌的结构上,诗歌不必严格遵守传统的思维模式、理性逻辑,经常会穿越时间和空间,形成一种扑朔迷离、无法把握的神秘境况。;
节奏韵律性是诗歌最为强调的一点,诗歌的节奏主要指长短强弱不同的音有规律地起伏变化,使得诗歌能够抑扬顿挫,更加淋漓尽致地表达感情。我国古代诗歌停顿有严格的限定,并且讲究平仄押韵。如五言律诗的平仄,有四个基本句式:①仄仄平平仄;②平平仄仄平;③平平平仄仄;④仄仄仄平平。像杜甫的《旅夜书怀》就严格遵守平仄要求。;
中国古代诗歌最初起源于远古时代,早期的诗歌创作是人民性、集体性的,正如鲁迅先生在《门外文谈》中给我们做的通俗化的解释,即那个叫“杭育杭育派”的诗派,这时诗歌的主要功能是协调行动,减缓疲倦,交流情感和信息。
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既描绘了诗人登楼的情感体验,也给读者平添了很多想象的空间。;
(三)诗歌的鉴赏方法
诗歌的鉴赏方法十分复杂,这源于诗歌的创作讲究含蓄、委婉、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说理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鉴赏古诗词中的形象,重要的是要捕捉并理解诗歌中的意象。;
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情感的流露。意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承载着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其客观之“象”与主观之“意”共同构成了富于美感的形象。我们理解诗歌形象,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捕捉“意”和“象”的能力是诗歌鉴赏中居于核心地位的艺术感受能力。;
诗歌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一种情景交融而又虚实相生的艺术形象,是作者的创作与读者的想象共同创造的结果。诗人常通过一系列相关意象的组合,构成具有特定意义的意境。鉴赏意境就要从作者所描绘的事物、景象入手,把握作者贯穿其中的思想感情。在一些写景抒情诗中,意象是一个个物象,而意境则是这些物象综合起来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象是构成诗歌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而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所构成的境界,具有整合性,意境是诗歌艺术成就的重要显现。;
语言是描绘事物、表现思想内容的最基本的手段。诗歌的语言准确、凝练、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讲究押韵,富于节奏感;经常运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