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专项复习-古诗文阅读.docxVIP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专项复习-古诗文阅读.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寓言故事,哲理深厚。小语邀你一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

[乙]

山鸡与凤凰

楚人有担山鸡者,路人问曰:“何鸟也?”担者欺之曰:“凤皇也。”路人曰:“我闻凤皇久矣,今真见之,汝卖之乎?”曰:“然。”乃酬千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方将献楚王,经宿而鸟死。路人不惜其金,惟恨不得以献耳。国人传之,皆以为真凤而贵,遂闻于楚王。王感其欲献己也,召而厚赐之,过买凤凰之值十倍矣。

(节选自《太平广记》)

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各一处)。

(1)闻之于宋君(2)遂闻于楚王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并翻译相关句子。

(1)家无井而出溉汲()

(2)及其家穿井()

(3)乃与之()

(4)句子翻译:方将献楚王,经宿而鸟死。

3.小语想探究谣言是如何产生的,请帮助他比较分析两文中的人物表现,将表格内容填写完整。

故事

源头

传播过程

结果

丁氏:

“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

(2)

(3)

宋君:

令人问丁氏,真相大白。

楚人:

(1)

路人:没见过凤凰而信以为真

国人传之

楚王:

(4)

小文认为“谣言止于智者”,结合“宋君”和“楚王”的行为,说说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生活中的谣言。

1.(1)闻之/于宋君(2)遂/闻于楚王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1)“于”是状语后置的标志,“闻之”是动宾短语,故在“之”后断句,再结合句意“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可断句为:闻之/于宋君;

(2)“遂”是标志性词语,连词,故在“遂”后断句,再结合句意“就被楚王听说了”可断句为:遂/闻于楚王。

2.①.取水(从井里取水)②.待,等到③.于是,就

④正当路人想要献给楚王时,经过了一夜,山鸡死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字词和翻译文言语句。

(1)句意:家中没有井,需要到外面打水浇地,经常派一人停留在外面专管打水。汲:取水(从井里取水);

(2)句意: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及:待,等到;

(3)句意:就卖给路人。乃:于是,就。

(4)翻译时,要注意句中重点字词“方(正),宿(一夜)”要理解正确。

3.(1)“担者欺之”。(2)没有亲眼所见,以讹传讹。(3)“国人道之”,争相传播。(4)感其欲献己而厚赐之,最终不明真相。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1)处:根据题干提示“源头”,结合乙文“楚人有担山鸡者”“担者欺之曰:‘凤凰也。’”可知,楚人的表现“担者欺之”,故意欺骗路人,称山鸡为凤凰;

(2)处:题干提示“有闻而传之者”,其意思是:听了的人就去传播。结合甲文“丁氏穿井得一人”可知,传播者未向丁氏询问事情原委,便以讹传讹,传播内容不准确;

(3)处:结合甲文“国人道之”可知,国人听到“丁氏穿井得一人”争相谈论这件异事,争相传播;

(4)处:结合乙文“国人传之,皆以为真凤而贵”可知,国人根据自己的理解纷纷讲述,即“国人传之”。

4.①面对谣言,我们需要经过调查研究,仔细辨别,弄清楚真相,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②宋君没有轻信谣言,派人调查得到了真相;楚王不辨真伪,轻易相信谣言,落人笑柄。(意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阅读启示。

结合甲文“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可知,国人以讹传讹,最终被国君知晓,国君找到丁氏弄清事情原委;结合乙文“楚人有担山鸡者”“乃酬千金,弗与。请加停,乃与之。方将献楚王,经宿而鸟死。路人不惜其金,惟恨不得以献耳。国人传之,皆以为真凤而贵,遂闻于楚王。王感其欲献己也,召而厚赐之,过买凤之值十倍矣”可知,路人被骗将山鸡当作凤凰买回来,路人遗憾不能将“凤凰”献给楚王,国人都认为路人买到了真凤凰,楚王还因此奖赏路人;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学语文、数学相关练习及复习资料;商业综合体商管管理资料;建筑工程相关技术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