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鲁迅作品读后感
TOC\o1-2\h\u21959第一章走进鲁迅作品的世界 1
9171第二章《狂人日记》:揭露封建礼教的丑恶嘴脸 1
12165第三章鲁迅作品的独特叙事风格 2
10081第四章我的震撼:鲁迅笔下的人物群像 2
14757第五章从文字看社会:鲁迅作品的深度剖析 2
30019第六章鲁迅作品中的“呐喊”与“彷徨”:反抗精神的体现 3
2906第七章经典永流传:鲁迅作品的当代意义 3
19889第八章读鲁迅作品后的思考与感悟 3
第一章走进鲁迅作品的世界
鲁迅的作品犹如一座巍峨的文学高峰,里面蕴含着无尽的宝藏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当我们翻开他的作品集,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旧时代中国的大门。他的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等,每一部作品都像一个独特的小世界。就拿《呐喊》来说,这本集子里收录了很多经典之作。在那个黑暗的年代,鲁迅以笔为剑,试图唤醒沉睡的民众。他的文字就像黑暗中的明灯,虽然微弱,但却有着坚定的力量。书中的故事涵盖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底层人物,他们的遭遇、他们的挣扎都被鲁迅细腻地描绘出来。我们仿佛能看到那些在封建礼教压迫下,麻木不仁的看客,也能看到像孔乙己这样被科举制度毒害的可怜之人。
第二章《狂人日记》:揭露封建礼教的丑恶嘴脸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一部极具代表性的作品。这篇小说读起来让人有一种深深的震撼感。文中的狂人其实是一个觉醒者,他看穿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一段原文可谓是振聋发聩。在封建礼教的统治下,人们的思想被禁锢,人性被压抑。像小说中的大哥,他虽然看似正常,但实际上却是封建礼教的维护者。他对狂人的迫害,其实就是封建礼教对觉醒者的迫害。那些所谓的规矩、礼教,就像一张张无形的网,把人们紧紧地束缚住,稍有反抗就会被视为异类。狂人所感受到的那种恐惧和绝望,正是当时无数想要冲破封建牢笼之人的内心写照。
第三章鲁迅作品的独特叙事风格
鲁迅的叙事风格十分独特,他善于运用简洁而又富有深意的语言来讲述故事。他不会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而是通过对人物和事件的描写,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在《孔乙己》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叙事风格的完美体现。他描写孔乙己的外貌,“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仅仅这么几句,就把孔乙己这个穷困潦倒却又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他在叙事过程中还经常使用倒叙、插叙等手法。比如在《祝福》中,通过回忆祥林嫂的一生来揭示封建礼教对妇女的压迫。这种叙事风格使得故事更加曲折,也让读者更能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第四章我的震撼:鲁迅笔下的人物群像
鲁迅笔下的人物群像丰富多彩,每一个人物都像是从那个黑暗的社会中走出来的真实存在。像阿Q,他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他的“精神胜利法”让人既觉得可笑又感到可悲。“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阿Q总是用这样的话语来安慰自己,在面对各种挫折和压迫时,他不是去反抗,而是在精神上寻求一种虚幻的胜利。这种精神胜利法在当时的社会中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很多人在无力改变现实的情况下,只能用这种方式来麻痹自己。还有闰土,曾经那个活泼可爱的少年,在经历了生活的磨难后,变得木讷、迟钝。“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这一转变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等级制度对人性的扭曲。
第五章从文字看社会:鲁迅作品的深度剖析
鲁迅的作品是旧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他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在《药》这篇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民众的愚昧无知。华老栓为了给儿子治病,竟然用革命者夏瑜的鲜血蘸成的馒头做药引。而那些围观处决夏瑜的民众,他们只是冷漠地看着,甚至还嘲笑夏瑜。“阿义可怜——疯话,简直是发了疯了。”这是茶馆里众人对华老栓说的话,他们不理解夏瑜的革命行为,反而觉得他是个疯子。这反映出当时的民众不仅在身体上被封建统治压迫,在思想上也被严重毒害。鲁迅通过这样的描写,揭示了革命的必要性,唤醒民众,革命才能取得成功。同时他也批判了封建统治下的社会,这种社会让人们失去了基本的人性和良知。
第六章鲁迅作品中的“呐喊”与“彷徨”:反抗精神的体现
在鲁迅的《呐喊》和《彷徨》两部作品集中,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他的反抗精神。《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他虽然身处困境,但他敢于反抗封建礼教,他的每一次呐喊都是对封建礼教的宣战。“救救孩子”这声呐喊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