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山西省孝义市第四中学高三下学期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三)文综-历史试题.doc

山西省孝义市第四中学高三下学期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三)文综-历史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4.有学者说,春秋诸侯的争霸与战国七雄的逐鹿都是在小农经济崛起为其扩大了赋税来源的基础上进行的。按该学者的理解,小农经济的发展

A.解决了各国的战争开支问题B.为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C.得益于诸侯战争的推动D.是诸侯混战的经济根源

25.(汉书?贾捐之传》记载:珠崖那屡叛,贾捐之建议放弃珠崖,元帝就此向“丞相、御史”。丞相认为“捐之议是”,“上乃从之”。这一现象反映了汉代

A.皇权受到了相权的制约B.地方政治秩序混乱

C.丞相在政权中的影响力D.中央集权面临威胁

26.据记载:中唐时期,关中地区闹灾荒,衣食涨价,文人可以诗换取衣食。周边少数民族政权首领及大臣都爱诗,商人便以高价收购当时的名诗回国倒卖。这说明

A.诗歌具有实用价值B.当时外贸政策开明

C.唐诗具有教化功能D.国内外市场很繁荣

27.清朝废除了沿自明代的巡按御史制度,总督、巡抚成为真正的封疆大吏。军机处曾上折曰:“近来督抚提镇之权,亦大盛矣,挟赫赫炎炎之势,令人敢怒而不敢言,即有过举,谁为参究?”这反映出清朝的上述举措

A.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打破了地方权力制衡架构

C.注重监察制衡行政的作用D.有利于稳定地方社会秩序

28.对于洋人在华设线之请求,李鸿章认为,“铜线费钱不多,递信极速。洋人处心积虑要办,将来不知能否永远禁阻”,“至若万不能禁时,惟有自置铜线,以敌彼飞线之一法”。可见,当时李鸿章的态度是

A.以夷制夷B.积极支持C.委婉拒绝D.实业救国

29.下图反映了晚清民众起义改数的统计情况(单位:次)?,这一统计说明

A.中国民主革命进入高潮B.资产阶级革命力量壮大

C.清朝中央政府统治虚弱D.民族危机激化阶级矛盾

30.1928年6月,周恩来在中共六大上提出:“中国革命发展趋势和反动努力的加强,与中国不能统一以及革命不平衡性,证明中国革命有割据的可能,在南中国几省目前就应该开始割据局面的准备。”这一讲话体现出

A.周恩来财中国国情的清醒认识B.周恩来对“城市中心论”的批评

C.周恩来对毛泽东新理论的支持D.党对农村革命意义的认可

31.世界城市化发展水平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小于30%是起步阶段,30%60%是中期阶段,60%80%是后期阶段,大于80%是终期阶段。据此,下表中的信息说明我国

年份

1949年

1981年

1995年

1996年

我国城市化水平

10.64%

20.16%

29.04%

30.48%

A.城市化起步晚,速度快B.特別重视城市化发展

C.城市化建设任重道远D.城乡发展失衡严重

32.有学者说,由于公民集团人数少,其内部的分化会变得很刺目,任何利益与权力的冲突都会造成较大的社会震荡。这一观点实际上揭示了古代希腊

A.城邦改革深入的原因B.民主封闭性的弊端

C.制衡机制形成的意义D.公民于城邦的价值

33.康德著有《实践理性批判》,其中“实践理性”是指实践主体的意志。对于实践理性的“批判”,就是要考察那规定道德行为的“意志”的本质以及它们遵循的原则。可见,该著作的主旨是

A.说明理性的重要性B.突出人的主体性

C.阐述道德的内涵D.思考人的意志力

34.斯大林在1931年2月、1935年5月先后提出“在改造时期,技术决定一切”“干部决定一切”这两个口号。提出这两个口号的主要目的是

A.为国家培养大量科技人才B.促使苏联科技快速发展

C.保持国家政权的工农性质D.?加快苏联的工业化进程

35.马歇尔计划的由来有多种观点,如《国际关系史》强调的“遏制主义之父”凯南以及国务卿马歇尔对计划的影响,威廉?克莱顿在《5月备忘录》中说的“凝聚了美国智库精英的大量心血和汗水,是诸多决策机构和人士集体智慧的结晶”,等等。这表明

A.名人论著是历史考证的一手史料B.历史真相发掘不能脱离实地调研

C.同一历史事实存在不同历史认识D.相同史料可能出现不同历史解读

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14世纪70年代至17世纪70年代,这300多年的史学研究史,是明代史学的发展时期。顾炎武作为明清之际的“三大家”之一,在史学方面的认识反映和促进了这一时期史学的转型。他对明末不务实学、空吉心性的风气提出批评,提出“行已有耻”而又“博学于文”,那便是“修已治人之实学”。他认为“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

他反对“人君独治”,主张实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wou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