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萧红》观后感(12篇)
《萧红》观后感1
许鞍华导演的电影《黄金时代》,再现了萧红的一生为情所困,与多名男子有过情感纠结。在病床上弥留之际,她对骆宾基说,我的绯闻会流传下去,而我的作品不会留下来。萧红的预测一对一错,她的作品流传至今,《呼兰河传》已成经典;她的绯闻也流传至今。那真是一个黄金时代,就是八卦绯闻,也八卦得堂堂正正,爱了就爱了,不爱就不爱了,没有遮遮掩掩,萧军在上海对萧红直说,她在日本时他出轨了;已经怀了萧军孩子的萧红对他说,我们分手吧,我准备与端木在一起。那也是一个奋发蹈厉的时代,与萧军相爱后,他发掘了萧红的创作潜能,萧红也得以结识了萧军圈子里的东北青年作家群端木蕻良、舒群、骆宾基、罗峰、白朗群星璀璨,没有一颗是流星,他们的书今天还在出版,其中萧红是最亮的一颗。
影片有厚重的一面,亦有细腻的一面。电影的镜头从呼兰、北平、哈尔滨、青岛、上海、东京、临汾、西安、武汉、江津、重庆、香港一路摇下去,北方的寒风凛冽,冰天雪地,南方的细雨霏霏,花红柳绿。据说导演许鞍华为求真实,80%取景于实地,以映衬萧红颠沛流离、命运多舛的苦难一生。在哈尔滨,因同居的未婚夫王恩甲弃已怀孕的她而去,欠下东兴顺旅馆600元(相当于现在的5万元),她挺着大肚子被当作人质扣留在旅馆,饥寒窘迫,是萧军拯救她于水火,过上了一段虽缺衣少食,但相亲相爱的甘苦生活。可是后来,萧军对她的家暴和背叛;端木蕻良两次在紧要关头的自顾自退缩;两个孩子一送人一夭折。她生命的最后几年,即从临汾开始,她的踪迹到哪里,日寇的战火就燃烧到哪里,一路紧追不放。1942年甫到香港,日寇占领军就进来了,害得贫病缠身的她转了三次医院。庸医又误诊她的喉部肿瘤,白白挨了一刀,加重了她的肺结核。可以说她一生都在追求爱情,但除了萧军给过她初恋似的短暂爱情外,一切皆成空。难怪她临死前在白纸簿上,对亲弟弟般的骆宾基写道:我将与碧水蓝天永处,留的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又写道: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影片将萧红质朴明丽的文字作品转化为视觉和听觉,鲜活地展示了她的一生不尽是苦难,也有几缕亮点。东北女作家白朗对她的关心,在江津萧红生第二个孩子时,端木早在武汉就丢下她独自去重庆,白朗始终陪伴着孤苦伶仃的她;在上海鲁迅对她父亲般的关照,请萧军萧红喝咖啡吃点心,送20块钱给身无分文的两萧,还掏出角子让两萧坐车回去,为她的《生死场》作序等等;故乡童年祖父对她的关爱,带她到后花园看树木花草生长,蝴蝶蜻蜓飞翔,教她念古诗。朋辈长辈的给予,仿佛穿透密密云层的阳光,温暖了她寂寞的心。
看完影片,一个比较清晰的萧红肖像浮现于脑海,她是一个外柔内刚的女子,有脆弱隐忍的一面,也有坚强豪爽的一面。萧红的扮演者汤唯的出色表演也令人赞叹。
《萧红》观后感2
怀着对萧红老师的敬仰,这一天我与同学来到位于呼兰区的萧红故居。
其实我关注萧红从高三开始,高三时学习疲倦偶尔听听广播,见得“民国四大才女”萧红,以及那时正在筹拍的电影《萧红》,只是感觉萧红这一人物及其神秘、传奇。我在网上多次查阅资料,了解萧红。那时我就对萧红的作品《呼兰河传》、《生死场》很感兴趣,可是在即,便没机会阅读。
后来,电影《萧红》公映了,但还是没机会看,再后来,我终于可以在网上搜索观看了。看了一遍似乎没看懂,我就索性下载下来反复看。每次看都觉得每次都有收获,好东西难免要和大家分享,我就在我的各个社交网站上与大家分享这部传奇之作。之后我也尝试把电影放在电视里,让家人也感受一下萧红的个人魅力。
这一天虽然天气有些冷,但还是能感受到萧红老师当年创作的热情。我和同学乘着551公交来到了呼兰,经过询问,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萧红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萧红纪念馆”。通过登记,我们进入了纪念馆,一块大大的石碑在正中间,上面写的是“前言”,紧接着左前方是一块白色的萧红像,前面是萧红幼时在地里与爷爷劳作的情景,再向里面走是萧红和她生前与萧军以及与恩师鲁迅的照片,还有许多萧红作品的手稿,和鲁迅先生写给“红军”夫妇的书信。
上到二楼,我们看到萧红与萧军和她们的朋友们在一起唱歌欢乐的情景,可以想象得到当时萧红萧军和朋友们在一起谈笑歌唱的`气氛;还有萧红独自一人静静创作的情景,可以想象得到当时萧红在恶劣环境下创作的艰难;和恩师鲁迅家里萧红与萧军谈话的情景,可以想象得到当时萧红及其萧军、鲁迅谈论写作技巧时的热度;
从“萧红纪念馆”走出来向东便是名副其实的“萧红故居”。走进萧红故居的庭院,第一个赏心悦目的便是那洁白的汉白玉制作而成的萧红雕像,她拄着下巴思考的样子着实让人羡慕。接着就是萧红及其所有家人生活过的房屋、正房、东西厢房以及张家仓房、马棚还有水井。萧红及其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