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顽固性失眠参考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顽固性失眠

病例1:刘xx,女,34岁。初诊:1985年6月8日。

【病史】:患者因心情不畅等致失眠已2年多。目前每夜仅睡眠2~3小时,且多恶梦,易惊醒,神志不安,头昏胀痛,耳鸣目眩,心悸胆怯,烦躁易怒,食欲不振,记忆力明显减退,口苦、干。

【检查】:精神不振、面色青白,心率90次/min,心律齐,舌淡红、舌薄白,脉弦细。

【辨证】:肝胆不和,虚热内扰。

【治法】:疏肝利胆,镇惊安神。

【处方】:延胡索12克,丹参15克,五味子12克,酸枣仁15克,麦冬12克,郁金15克,珍珠母30克(先煎),羚羊骨15克(先煎),夜交藤30克,水煎服。

复诊:1985年6月11日。服药3剂后,夜寐改善,纳食渐觉有味。其余症状尚无明显改善,舌脉如前。按原方去延胡索、羚羊骨,加白芍12克、远志10克、磁石30克。

三诊:1985年6月22日。又服药10剂后,夜寐明显好转,已能入睡6小时以上,且无恶梦,头昏、耳鸣、心悸等症状大为减轻。续服上方30剂,夜寐完全正常。无其他不适。

病例2:沈xx,女,46岁。初诊:1982年5月20日。

【病史】:患者失眠1年半。于2年前因工作繁忙、家庭矛盾多,致使平常心情不畅,郁郁不乐,心烦心悸,经当地医院心电图检查诊为“心动过速”。此后每遇劳累则复发,经治疗服用中西药,稍有好转。由于反复发作,因而精神负担较重,常致失眠。近1年多来,经常彻夜不眠,常头晕脑胀,精神不振,心悸,食欲不佳,曾经多间医院治疗,服各种西药安眠剂均无效,而来就诊。

【检查】:面色不华,精神憔悴,舌略淡、苔白腻,脉细弱;心界不大,心率88次/min,心律齐,于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二级吹风样杂音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辨证】:心血亏损,心气不足。

【治法】:补血益气,养心安神。

【处方】:归脾汤加减:

党参18克、白术15克、北芪30克、当归12克、茯苓18克、炙甘草18克、远志12克、酸枣仁12克、丹参12克、五味子2克、合欢花12克、水煎服。

复诊:1985年5月27日。服药7剂,夜寐好转,入睡较前容易,但睡至3~4小时容易惊醒,其他症状如前。按原方去丹参,加麦冬12克,20剂。

三诊:1985年6月16日。每夜均能睡6个小时以上,很少作恶梦,心情较佳,饭量明显增加,面色转华,头晕、头重、心烦、心悸等均消失。疗效益彰,效不更方,按原方再服。

1985年7月6日,来信详告睡眠安谧,诸证消失,心情愉快。

【按语】:失眠,属中医不寐范畴,不寐轻者,则难以入寐,或寐而易醒,醒后难于再寐,也有似睡非睡,寐而不安;重者,则彻夜不寐。不寐的原因较多。如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或情意失调,所愿不遂,或阳不交阴,水火不济,阴虚火旺,或肝阳扰动,或心胆其虚及脾胃、肝胃不和等,均可影响心神而致不寐。临床辨证有虚有实,如见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纳减、面色少华、舌淡苔白、脉细弱等,一般多属心脾两虚,治宜补血益气、养心安神为主;如有心烦不寐、咽干口燥,或梦遗滑精、舌红少苔、脉细数等,属阴虚火旺,治宜补肾壮水为主;如虚烦多梦不眠者,属心肾不交,肾阴亏损,阴精不能上承而心火偏亢,失于下降,治宜益气养阴、交通心肾;如兼见神志不安、心悸易惊、睡则惊寐、脉弦细者,属肝胆不和,虚热内扰,治宜镇惊安神;如纳呆、胸闷、脘腹胀满、呃逆气滞、大便不畅、舌红苔腻等,属肝胃或脾胃不和,治宜理气解郁、和气安神为主。总之,不寐的病因较多,病机也较复杂。它涉及到精神、气血、脏腑功能等各个方面的失调。

病例1,因情绪不畅,肝郁气滞,胆失疏泄,肝胆不和,虚热内扰而致,故彻夜不眠,治以疏肝利胆、镇惊安神,方中的丹参、五味子、酸枣仁、麦冬、夜交藤养心安神;延胡索、郁金疏肝、行气、利胆;羚羊骨清热平肝;珍珠母镇惊安神。初诊药已对症,尚须加强滋阴养肝、镇潜安神,故二诊加白芍、远志、磁石疏通肝胆,使虚火平降,病很快痊愈。

病例2.因情志不舒、工作繁忙,致心脾肾俱伤,耗损气血,故神不守舍,彻夜难眠,治宜补血益气、养心安神,方中的党参、白术、北芪、茯苓、炙甘草益气健脾;当归补血;丹参、五味子、合欢花、远志宁心安神。初诊获效,效不更方,乘胜追击,长驱直入,疗效益彰。

对于失眠,特别是顽固性失眠,一般都使用西药安眠剂,殊不知长期服用会引起许多副作用,而且有耐药性,效果也往往不理想。对于中药的安眠作用,而且中医中药治疗失眠是从整体的角度调整人体的功能,按照辨证论治的特点,根据失眠的不同证候表现,采取不同的方法治疗,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顽固性失眠常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因此结合对病人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鼓励病人树立乐观主义精神,并向病人说明疾病的原因、性质和预后,解除其对本病的精神负担,以增强器治疗信心,也是非常必要的。

文档评论(0)

知识贩卖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