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浙江省教育绿色评价联盟2024届高三生物6月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浙江省教育绿色评价联盟2024届高三生物6月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27-

浙江省教育绿色评价联盟2024届高三生物6月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疾病中,不属于遗传病的是()

A.艾滋病 B.苯丙酮尿症

C.蚕豆病 D.高胆固醇血症

【答案】A

【解析】

【分析】

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转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掌握的疾病.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打算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

【详解】A、艾滋病是由于HIV导致的,不是遗传病,A正确;

B、苯丙酮尿症是单基因遗传病,遗传方式常染色体隐性,B错误;

C、蚕豆病是X染色体单基因遗传病,C错误;

D、高胆固醇血症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错误。

故选A。

2.下列关于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燃烧化石燃料会破坏地球的热平衡

B.大量使用氟利昂引起臭氧量增加

C.人类排放的CO2会引起酸雨,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D.水体污染是由于人类向水体排放化学物质引起的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全球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臭氧削减危及地球上全部生物、全球各地普降酸雨、水体污染、物种灭亡与生物多样性下降。

【详解】A、由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大气中CO2的增加会通过温室效应影响地球的热平衡,使地球变暖,A正确;

B、大量使用氟利昂引起臭氧量削减,B错误;

C、酸雨是由于SO2和NO的大量释放,不是CO2引起的,C错误;

D、被人类排放到水体中的污染物包括以下八类,即家庭污水、微生物病原体、化学肥料、杀虫剂(还有除草剂和洗涤剂)、其他矿物质和化学品、水土流失的冲积物、放射性物质、来自电厂的废热等,D错误。

故选A。

3.香烟中的焦油能引发细胞癌变,故吸烟会增加人患肺癌的几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易转移、易凋亡等特征

B.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可以相互转化

C.癌细胞可以保留基因组成的完整性

D.人体中的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对癌细胞具有杀伤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细胞癌变的缘由分为外因和内因,外因是各种致癌因子,大致分为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整细胞周期,抑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阻挡细胞不正常的增值.

2.癌细胞的特征:具有无限增殖的力量;细胞形态发生显著变化;细胞表面发生转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削减,使癌细胞之间的黏着性降低,易分散和转移.

3.癌细胞是由“叛变”的正常细胞衍生而来,经过很多年才长成肿瘤。癌细胞的内外潜藏着自身无法克服和无法排解的逆转因素,这是它的特点,也是它的缺点,造就了它的不稳定性。一次突变并不足以将一个健康细胞转变为癌细胞。一个细胞癌变要求在一个细胞中发生几次单独的突变,它们共同作用才能诱发细胞癌变。

【详解】A、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易转移和不死性等特征,A错误;

B、癌细胞是由正常细胞经过基因突变产生的,而癌细胞也可以转变为正常细胞,即二者可以相互转化,B正确;

C、由分析可知,癌细胞的产生是相关基因突变累加的结果,基因突变并不会破坏基因组成的完整性,因此癌细胞可以保留基因组成的完整性,C正确;

D、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是细胞免疫中的关键细胞,而癌细胞的消退是细胞免疫起作用的结果,据此推想人体中的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对癌细胞具有杀伤作用,D正确。

故选A。

4.红薯在贮存过程中,淀粉发生水解产生还原糖,随还原糖含量的上升,红薯甜度渐渐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红薯贮存环境的温度条件会影响其甜度

B.红薯的淀粉贮存在有色体中

C.检测红薯中还原糖时,应将红薯匀浆直接与本尼迪特试剂共热

D.红薯提取液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溶液呈蓝色

【答案】A

【解析】

【分析】红薯的组成成分有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有机物和水、无机盐等无机物,红薯主要的糖类物质是淀粉,淀粉可水解形成麦芽糖,麦芽糖是还原糖,可以与本尼迪特试剂反应呈现红黄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因此可以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

【详解】A、温度可影响的酶活性,进而影响红薯中淀粉水解形成可溶性糖,而影响甘薯的甜度,A正确;

B、红薯的淀粉贮存在白色体中,B错误;

C、红薯中的淀粉可以水解形成还原糖,检测其中的还原糖时,为使试验现象更明显,应提取红薯匀浆的提取液,再加本尼迪特试剂,混匀后在水浴条件下反应,观看颜色变化,C错误;

D、红薯提取液中含有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D错误。

故选A。

5.下列关于细胞中各种膜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内膜形成嵴,有利于生化反应的进行

B.光面内质网与核膜相连,有利于物质运输

C.溶酶体膜将水解酶包裹,有利于保证细胞结构的完整性

D.癌细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写作定制、方案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地铁、铁路、市政领域安全管理资料的定制、修改及润色,本人已有7年专业领域工作经验,可承接安全方案、安全培训、安全交底、贯标外审、公路一级达标审核及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资料编制等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认证主体天津析木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IP属地天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20102MADGNL0R9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