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全优课堂·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人教版) 期末达标检测卷.docx

全优课堂·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人教版) 期末达标检测卷.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期末达标检测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5分,共5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1.某同学在水杯中倒入一杯开水后,将杯盖盖上后杯内空气(视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温度约为97℃,一段时间后,该同学想喝水时,发现杯盖很难被打开,若此时杯中空气的温度与外部环境温度均为17℃,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杯盖很难被打开的原因是降温后杯内空气的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强

B.17℃时杯内空气的体积比97℃时的大

C.17℃时杯内空气的密度比97℃时的大

D.17℃时杯内空气对杯壁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碰撞次数比97℃时的少

【答案】D【解析】杯内空气温度降低,由eq\f(p1,T1)=eq\f(p2,T2),可知杯内压强减小,杯内空气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A错误;17℃时与97℃时相比,杯内空气的体积不变,质量不变,所以密度不变,B、C错误;17℃时与97℃时相比,杯内空气压强减小,对杯壁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碰撞次数减少,D正确.

2.如图所示,长为L=99c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开口端竖直向上,内有一段长为h=11cm的水银柱与管口平齐.已知大气压强为p0=75cmHg,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最多还能向开口端内注入的水银柱的高度为()

A.1cm B.2cm

C.3cm D.4cm

【答案】B【解析】设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S,初态时,管内气体的体积为V1=(L-h)S,压强为p1=p0+ρgh=86cmHg,当水银面与管口再次相平时,设水银柱高为H,则管内气体的体积为V2=(L-H)S,压强为p2=p0+ρgH,由玻意耳定律得p1V1=p2V2,代入数据解得H=13cm,所以新注入水银柱的高度为Δh=H-h=2cm,故选B.

3.某地某天的气温变化趋势如图甲所示,细颗粒物(PM2.5等)的污染程度为中度,出现了大范围的雾霾.在11:00和14:00的空气分子速率分布曲线如图乙所示,横坐标v表示分子速率,纵坐标表示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颗粒物在大气中移动是由于细颗粒物分子的热运动

B.图乙中实线表示11:00时的空气分子速率分布曲线

C.细颗粒物的无规则运动11:00时比14:00时更剧烈

D.单位时间内空气分子对细颗粒物的平均撞击次数14:00时比12:00时多

【答案】D【解析】细颗粒物在大气中移动是由于空气分子的热运动与气流的作用,A错误;由图乙可知实线对应的速率大的分子占的比例越大,对应的气体分子温度较高,所以图乙中实线表示14:00时的空气分子速率分布曲线,B错误;温度越高,细颗粒物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所以细颗粒物的无规则运动14:00时比11:00时更剧烈,C错误;14:00时的气温高于12:00时的气温,空气分子的平均动能较大,单位时间内空气分子对细颗粒物的平均撞击次数较多,D正确.

4.月球的表面长期受到宇宙射线的照射,使得“月壤”中的eq\o\al(3,2)He含量十分丰富.科学家认为eq\o\al(3,2)He是发生核聚变的极好原料,将来eq\o\al(3,2)He也许是人类重要的能源,所以探测月球意义十分重大.关于eq\o\al(3,2)H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eq\o\al(3,2)He原子核内的核子靠万有引力紧密结合在一起

B.eq\o\al(3,2)He聚变反应后变成eq\o\al(4,2)He,原子核内核子间的比结合能没有发生变化

C.eq\o\al(3,2)He发生核聚变,放出能量,不一定会发生质量亏损

D.eq\o\al(3,2)He聚变反应的方程可能为eq\o\al(3,2)He+eq\o\al(3,2)He→2eq\o\al(1,1)H+eq\o\al(4,2)He

【答案】D【解析】原子核内的核子靠核力结合在一起,核力只存在于相邻的核子之间,A错误;比结合能是核的结合能与核子数之比,所以聚变后的比结合能一定发生变化,B错误;eq\o\al(3,2)He发生聚变,放出能量,根据质能方程ΔE=Δmc2,一定会发生质量亏损,C错误;eq\o\al(3,2)He聚变反应的方程式可能为eq\o\al(3,2)He+eq\o\al(3,2)He→2eq\o\al(1,1)H+eq\o\al(4,2)He,D正确.

5.科学家发现银河系中存在大量的放射性同位素铝26,铝26的半衰期为72万年,其衰变方程为eq\o\al(26,13)Al→eq\o\al(26,12)Mg+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是氦核 B.Y是质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精品资料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014505000006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