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读后感.doc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读后感.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读后感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这首词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读完这首词,我深感作者内心的激昂和悲壮,同时也对家国情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译文如下:在醉酒之中,我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响彻号角声的军营。军营将士享受着烤牛肉,乐队奏起战斗歌曲。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战马像的卢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夺取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惜已成了白发人!

这首词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作者在词中描绘了自己曾经的军旅生活,通过“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等词句,展现了作者的英勇和豪情。这种豪情壮志不仅仅是对个人英雄主义的追求,更是对家国情怀的体现。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做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价值。

这首词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尽管作者在词中描绘了自己曾经的军旅生活和英勇事迹,但更多的是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通过“可怜白发生”等词句,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百姓生活的关心。这种情感贯穿全词,使得这首词不仅仅是一首描写军旅生活的词,更是一首充满家国情怀的作品。

这首词的艺术表现手法也值得我们称赞。辛弃疾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将现实与梦境、理想与现实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自己内心的激昂和悲壮。同时,这首词的语言简练明快,节奏感强烈,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不禁想要反复吟咏。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和家国情怀的词,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来看,都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学习。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辛弃疾的思想和情感,也可以更好地领略汉语的魅力和博大精深。同时,这首词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的生活,关注国家命运和百姓福祉,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读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我深受震撼,感受到了辛弃疾那种深沉而炽热的爱国情怀。

这首词通过描绘一个军旅生活的小片段,展现了辛弃疾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和无法实现壮志的悲愤。词中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生动地描绘了军旅生活的艰辛和紧张,而“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则展现了战斗的激烈和惊险。这样的场景让我感受到了辛弃疾对国家、对民族深深的忧虑和责任感。

词中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更是表达了辛弃疾那种高尚的理想和追求。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统一、民族强盛做出贡献,让自己的名字留在历史上。这种精神品质让我深感敬佩,也让我反思自己的人生追求。

这首词还让我感受到了辛弃疾的悲愤和无奈。他虽然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壮志,但当时的南宋朝廷却无法让他实现自己的理想。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个人的理想和追求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是如此的渺小和无力。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辛弃疾那种深沉而炽热的爱国情怀,也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时刻铭记这首词的教诲,努力成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

文档评论(0)

干中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