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灾难脱险与自救.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逃生途径选择不要乘坐电梯从室内外疏散楼梯往下跑朝疏散指示标志所示方向室外水落管、电线杆等屋顶天窗阳台安全绳/自制简易绳索避难层(间)跳楼(迫不得已)凉水冲洗30分钟电烧伤电弧烧伤:同上电流烧伤:立即就医热水、热油等热液烫伤酸、碱灼伤:脱去污染衣服—→大量水冲洗(20分)--→用5%碳酸氢钠、5%硼酸液湿敷(10分)--→水冲洗—→送医院二、烧伤和烫伤的紧急处理局部降温五、煤气(一氧化碳)中毒的救护了解中毒现场情况,部署抢救程序,组织救护;救护人员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作好自身防护,关闭煤气总闸,禁止明火,不要开关电器(如打火机打火、电灯开关、照明灯、手机等);严防摩擦产生火花:高跟鞋走动步幅不要过大,穿化纤衣服动作要轻柔。0102*灾难脱险与自救对灾难的认识灾难是客观存在的,危害性极大,如何认识它,有人说:“无知是最大的灾害”,因此,只有加强防灾教育,获得知识,预有措施,才能减灾。灾害初期人们的心理特征据统计,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只有约12%--25%的人能保持头脑清醒,迅速把握势态发展,及时采取果断行动。而有3/4左右的人出现情感错乱,茫然失措或有人称之为“精神性麻木”。还有10%--25%的人出现严重行为混乱、焦虑和惊恐,从而使灾害损失成倍增加。logo对灾难的态度人生多有不测,心理承受能力为要为本;天灾人祸难免,应急自救本领应知应会。一.火灾脱险及自救有人统计:1924年以前的20年中,美国每年平均约有1.2万人死于火灾(即每天因火灾死亡32.9人)1日本1985年统计,全年因火灾死亡的为1741人2中国1971--1980年10年时间,平均每年死于火灾4000余人(平均每天11人)3(一)资料火灾伤亡的原因:烟气中毒

被火烧伤烧死

跳楼摔伤摔死

其他原因”烟气危害(被烟气熏死的占30%~50%)缺氧空气中氧气含量:从21%降到17%——妨碍运动肌肉的调节从17%降到10%—尚有意识、疲劳、判断易错误从10%降到6%——昏迷,数分钟内供氧方能苏醒含量降到6%以下——短时间接触致死。一氧化碳(CO)吸入后立即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当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10%是碳氧血红蛋白时,就会发生中毒,50%时就会窒息死亡。

二氧化碳(CO2)本身没有毒性,但可使吸气中氧的成分降低,阻碍血液的输氧能力,引起头痛妨碍肌肉调节,使人虚脱,意识不清,一般人员的安全接触浓度为10%,火灾较旺时CO2浓度可达15--23%烟粒子窒息烟气使人热伤浓烟中有悬浮液滴和游离的固体,碳粒子结构成分。其中游离的固体碳粒子直径0.01~10nm,大量吸入人的呼吸道,就会阻塞人的呼吸器官而窒息死亡。火场温度高达几百度甚至几千度。2341准确、及时报警快速、有效灭火灵活、安全逃生脱险与自救*逃生常识(1)保持冷静,克服惊慌、恐怖心理(2)注意熟悉环境(通道)(3)设法减少烟雾危害(低姿/匍匐/毛巾)(4)逃生途径选择(5)身上着火快速脱下或就地打滚等(6)正确处理灭火与逃生的关系,快速逃离危险区域(7)封闭房间/浇湿/示警求救(8)不要轻易重返火场15法*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