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最新东周列国志的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通用8篇).docxVIP

最新东周列国志的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通用8篇).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新东周列国志的读书笔记摘抄及感

悟(通用8篇)

东周列国志的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篇一

吾有女,尚在求学之龄,吾常忧其所知储备不足,请教于同

学故交,遂购书于市,得《东周列国志》上下两卷。女曰书

艰涩难明,吾自告为导读。然初读之时,误以精读之法,纠

于生僻字义,览书极慢,兴味索然。后以粗览为要,于月馀

阅毕两卷,遂知读史之乐亦无穷也。吾年少求学未以尽力,

今乃以四十之龄陪女读史,所幸得及,幸甚!

《志》以时间为索,缀以人物故事,上下五百有馀年历史迎

面而来,吾阅之每每有恍然之悟。读史以静心,吾读《志》

有感一二,述以记之:

一、居上位者须有察人之智容人之量。国有贤士还须明君用

之,若管仲曾射齐桓公中钩,桓公捐私忿,拜相管仲,仲以

千古名相流芳,桓公亦成春秋五霸。夫明君者,皆能贤不以

貌取,才不以年分,故公孙枝、钟离春奇人异征,皆能得用;

甘罗十二为相,百里奚七十仕秦,臣酬壮志,君成霸业。

二、人才主兴亡之局。国有明君还须贤士辅佐,观五霸之成,

齐桓公纳相管仲、举火爵宁戚,秦穆公五羖羊皮赎百里,晋

文公自出亡之际即豪杰名士甚众,楚庄王问鼎中原,得相孙

叔。正所谓“总来千古兴亡局,尽在朝中用佞贤。”

三、所倡忠孝不尽然。《志》倡忠义及至孝,若介子推割股

啖君,晏娥儿逾墙殉节,鲍叔荐仲,皆可歌可泣。然其中亦

不乏愚忠愚孝,如暴虐无道之君,似只能天谴而不得人伐,

否则弑君之人亦遭天谴;母仪尽失之人不能责之,否则皆子

不孝。忠孝之义偏也!

四、宋襄公遵礼非迂。泓水之战,襄公不攻渡河之师、不击

未列之兵,遂致兵败。襄公所处之世“礼崩乐坏”,其仍遵循

“以人为本,以义治之”的军礼古训,捍卫仁义,世人皆以

其迂腐。然古代欧洲骑士精神,世人皆推崇为公正、浪漫、

绅士,具君子之风,而奉行君子仁义具贵族精神的襄公却被

贻笑千年,岂不悲哉!

东周列国志的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篇二

书第一回。作者从周宣王上追两代:周夷王、周厉王、周宣

王。作者总结西周王室衰微的原因:

周夷王觐礼不明,导致诸侯逐渐强大;

周厉王暴虐无道,为国人所杀,开后世民变之始;

周宣王前期英明有道,但宣王三十九年征伐姜戎失败,国力

大衰,后期更错杀忠臣,晚节不保。

本书第二回。周宣王驾崩,周幽王即位。周幽王无道,宠信

谗臣,将大夫赵叔带免官。赵叔带携家奔晋。大夫褒

珦(xiang4)谏阻,被囚。褒珦之子洪德在民间搜得美女,取名

褒姒,进献给幽王。幽王宠爱褒姒,释放褒珦。褒姒生子伯

服,与王后及太子宜臼争位。太子宜臼被外放到申国,王后

被打入冷宫。褒姒被立为王后,伯服为太子。周幽王、褒姒、

虢石父又导演了一出「烽火戏诸侯」的恶作剧,以王室威望

与社稷安全为儿戏,大失诸侯之心。

本书第三回。幽王欲兴兵伐申,申侯引犬戎之兵先行攻占长

安,周幽王、褒姒、伯服身死,司徒郑伯友亦护驾死节。卫

侯、晋侯、郑世子掘突领兵将犬戎逐出长安,迎立宜臼即位,

是为周平王。周平王无力抵御犬戎骚扰,同时觉得西京残破,

遂东迁雒邑,中国进入东周时代。

这就是这三回的梗概。细思之,仍可发散。

东周列国志的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篇三

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西周灭亡,到秦始皇并吞八荒,

一统天下,《东周列国志》展示了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

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各显神通的恢弘历史画卷。东周列国

时期,唯有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求变的强者,才能生存下来。

春秋初,天下分封为一百四十多个诸侯国,至战国初,仅剩

下二十余个,直到秦国成为最终赢家;东周舞台上的主角无

不是求变最彻底的君主和国家。“春秋五霸”(齐桓公、晋

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都是在打破旧的制度,

任用贤能,改革内政、富民强兵后才成为霸主的。能够称雄

中华大地的“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也是在求变中崛起的。

东周时期,个人通过改变自我,可以冲破世袭制的束缚,走

上历史舞台。苏秦学纵横之术,游说秦王不成,潦倒而归。

至家,妻不下,嫂不为炊,父母不以为子。苏秦乃叹

曰:“此皆秦之罪也!”乃发奋读书,后配六国相印。“苏

秦刺股”式的个人奋斗在东周比比皆是:孙膑,张仪,毛遂,

吴起,他们通过不断学习,日新月异,才名垂青史,流芳千

古。

泥古不化,拒绝改变的人,就会被历史所淘汰。宋襄公坚持

排兵列阵的古典战法,不攻半渡的楚兵,等到楚兵摆好阵形

再对攻,导致“泓水之战”的惨败。楚共王坚持“将在谋而

不在勇”的老教条,不用神箭手养由基,害死了太子,自己

也弄瞎了一只眼,方知悔改。赵括“纸上谈兵”,在“长平

之战”败给了战神白起,断送了四十万将士的性命和赵国前

途,终成千古笑柄。

顺应潮流,积极应变,提升的是竞争力,对道义的坚守却是

不变的。郑庄公黄泉认母,伯牙摔琴谢知音;廉颇负荆请罪,

重耳退避三舍。小胜靠智,大胜凭德,齐桓公“王攘夷”,

凭借的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daofeik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606704600005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