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03.120.99CCSX00
ICS
03.120.99
CCS
X00
徐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3203/T1070—2024
小微食品生产企业质量提升指南
Guidanceforqualityimprovementofsmallandmicrofoodenterprises
2024-12-25发布 2025-03-01实施
徐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203/T1070
DB3203/T1070—2024
DB3203/T1070
DB3203/T1070—2024
I
I
II
II
目 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3.1小微食品生产企业 1
3.2质量提升 1
4基本原则 1
4.1政策性 1
4.2指导性 1
4.3开放性 1
5基础管理 2
6文件管理 2
7质量管控 3
7.1全过程质量管控应至少在下列事项实施控制 3
7.2检验 3
7.3标签标识 3
8诚信建设 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徐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徐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南通分院、徐州市检验检测中心、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洽康食品有限公司、维维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泉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淮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淮北市技术监督情报研究所、徐州市轻工及食品行业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光圣、王林、王鹤、王欣、徐进、蒋德林、周本谦、郭玉星、刘兴玲、王裕博、肖峰、郭清洁、孙良。
DB3203/T1070
DB3203/T1070—2024
DB3203/T1070
DB3203/T1070—2024
PAGE
PAGE1
PAGE
PAGE2
小微食品生产企业质量提升指南
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小微食品生产企业质量提升工作的指导性意见,提出了基础管理、文件管理、质量管控和诚信建设方面的建议。
本文件适用于在徐州市行政区域内小微食品生产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的质量提升工作。本文件不适用于特殊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的质量提升工作。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280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小微食品生产企业 smallandmicrofoodenterprises
取得食品生产许可的小型和微型企业的总称。
注:小型企业年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且小于2000万元;微型企业年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
3.2
质量提升 qualityimprovement
在基础管理、文件管理、质量管控、诚信建设方面,对关键环节和实际薄弱的事项加强管控,进一
步提升产品质量的活动。
基本原则
政策性
以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和防控食品生产安全风险为主线,深入践行监管和服务的理念,守牢食品安全底线,进一步加强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提升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意识。
指导性
质量提升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求来自政府、主管部门、监管部门、企业以及大众的参与。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将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的要求系统地贯彻到生产的全过程。
开放性
开展质量提升工作,企业宜充分考虑可能会受到的自身资源及环境制约的影响,研究、评估和策划差异化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企业可以与相关机构加强沟通、协调取得最佳效果。
基础管理
企业宜结合自身实际,建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将生产中的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的要求,系统地贯彻到原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检验、贮运和交付的全过程。
鼓励企业建立并实施ISO9001、ISO22000、HACCP、FSSC22000等管理体系。
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与企业生产规模、工艺技术水平和食品种类相适应,并根据生产实际和实施效果不断完善。
鼓励企业通过提升检验检测能力、规范产品标签标识、提高产品研发水平等方式,提升产品质量和企业竞争力。
根据《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的要求,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生产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2327T 116-2025 沟塘草甸计划烧除技术规范.docx
- DB3201T 1227-2024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不满意诉求再办理工作规范.docx
- DB3201T 1230-2024 后备山猪选留技术规范.docx
- DB3201T 1231-2024 肉鸭种蛋分级孵化技术规程.docx
- DB3201T 1234-2024 都市农园建设管理规范.docx
- DB3201T 1235-2024 专利申请集中预审规范.docx
- DB3201T 1236-2024 自然资源与不动产三维地籍信息模型表达规范.docx
- DB3201T 1237-2024 生态环境监测检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字典规范.docx
- DB3203T 1071-2024 食品安全抽检备份样品处置规范.docx
- DB3203T 1072-2024 汽车维修标准体系构建指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