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双龙洞孔隙导游词.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华双龙洞孔隙导游词

TourguideofShuanglongcaveinJinhua

(浙江导游词)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36467

导游词|GuideWords

浙江导游词

金华双龙洞孔隙导游词

说明: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

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本内容可以放心修改

调整或直接使用。

双龙洞位于金华山双龙风景区中心,是整个双龙风景名胜区核心景观和象征,

洞形成于约一亿年前,成为自然风景名胜的历史已有1600多年。下面是,为大

家准备的金华双龙洞孔隙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

金华双龙洞孔隙导游词范文1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这次旅行的导游小龙女,今天我带大家游览浙江金华

的双龙洞。希望我的讲解能令各位满意,让我们共同度过一段美好时光。

瞧,我们现在已经来到双龙洞口,请大家抬头看,这个洞口宽宽的,是不

很像桥洞呀?让我们赶紧走进去瞧瞧吧!

现在我们所在的地方是外洞,外洞看起来很宽敞,像一个大会堂,在这儿聚

集上千人开会估计也不拥挤。一路上来,大家有没有发现,山边的溪流?你们知

道小溪的源头在哪吗?对!就是从石壁下方这个孔隙流出来的。现在我们就要乘小

船,从这个孔隙中钻进去,参观内洞。一只小船刚好能容得下两个人并排仰卧,

为了安全起见,请大家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两人两人依次排好队乘船入洞。外

洞到内洞的行程有八-九米,在行船期间注意千万不要抬起头,哪怕是一点点也

不行,不然就会碰破额角或鼻子。

游客们,内洞到了,这里光线很暗,请大家借着我的手电的光逐一观看洞内

景物。内洞有很多石钟乳和石笋。首先让我们抬头看,这对蜿蜒在洞顶的双龙,

一条是黄龙,一条是青龙,这就是为什么要把洞取名为“双龙洞”的原因。瞧,这

第2页

导游词|GuideWords

浙江导游词

个石笋像一个憨态可掬的小狗,那个石钟乳多像一个倒挂的猴子,这边这个石笋

多像一个俏丽的少女……这里的石钟乳和石笋形态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很值得

大家观赏。在洞里转一转,大家就会发现,内洞比外洞要大得多,大概有十几座

庭院那么大,泉水的源头就在里边深黑的石洞里。

好了,今天我们就游览到这里,让我们再坐着小船出洞吧。希望这里能给大

家留下美好的回忆!

朋友们,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双龙洞。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在外洞左边的

石壁下方有一个孔隙,这孔隙是外洞与内洞的唯一通道。您若想进内洞一饱眼福,

就必须穿过这条通道,因此孔隙显得尤为重要。孔隙十分窄小,只容得下一只小

船进出,而小船也只能容两个人。船两头都系着绳子,进进出出都必须靠洞外和

洞内的工人拉绳子。

旅客朋友们,为了确保您探险成功,请您以下两条注意事项:第一,您上船

以后,必须要仰卧,并确保身子的每一处都紧紧贴着船底,才能行船。第二,您

在乘船时,为了避免受伤,千万不要因为好奇,而把头抬起一点,以免擦伤鼻子,

撞破额角。虽然孔隙只有10余米长,可却不能掩盖它的惊险。即使看不到什么

东西,您依然能感觉到左、右、上方的山石离自己异常的近,似乎都在朝自己挤

压过来,几乎是擦崖而行,一路上可以说是有惊无险,妙趣横生,真可谓“千

尺横梁压水低,轻舟仰卧人回溪”。不过,在经历了险途之后来到内洞,

文档评论(0)

黄礼志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