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55.180.01N13
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3066—2018
智能型冲击记录仪
2018-10-30发布2018-11-30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1/T3066—2018
I
目次
前言 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技术要求 2
5检验方法 3
6包装、运输和贮存 7
DB21/T3066—2018
Ⅲ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电子信息技术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辽宁)提出。
本标准由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沈阳天眼智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胤刚、段成云、蒋辉、周志强。
DB21/T3066—2018
1
智能型冲击记录仪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智能型冲击记录仪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车载监测运输过程的安全和质量而使用的冲击记录仪。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793.1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安全通用要求
GB4824工业科学和医疗(ISM)射频设备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GB4943.1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13241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
GB17625.1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方法
GB/T2423.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d:自由跌落
GB/T2423.1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GB/T2423.22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
GB/T2423.5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h:宽带随机振动(数字控制)
和导则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T13306标牌
GB/T17626.2电磁兼容限值对每相额定电流≤16A且无条件接入的设备在公用低压供电系统
中产生的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
GB/T18268.1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JJG973冲击测量仪检定规程
3术语和定义
3.1冲击记录仪
用于测量运输设备在运输过程中所受冲击加速度波形和脉冲持续时间等参数的设备。一般由传感器、信号适调器、信号处理和保持及显示部分等组成。
3.2智能型冲击记录仪
DB21/T3066—2018
2
具有对用户分级管理,具备监测、预警、远程数据传输、分析处理等功能的冲击记录仪。
4技术要求
4.1使用环境要求
4.1.1工作温度:-35℃~50℃;
4.1.2空气相对湿度:≤95%;
4.2外观结构
4.2.1设备表面应无涉及到安全的划伤,设备外部应无危及生产、运输、安装及使用人员的尖锐边角和毛刺。
4.2.2喷涂件表面色泽应均匀一致、涂膜光滑、厚度均匀,无流挂、堆积、露底、划痕等影响外观的缺陷。
4.2.3焊接部位应平整、牢固,无焊穿、虚焊、飞溅等现象。
4.3性能要求
4.3.1续航能力
具有充电功能,并有过热过流保护措施。支持记录仪连续运行时间不小于100天。
4.3.2加速度灵敏度
加速度灵敏度扩展不确定度为不大于3%(k=2)。4.3.3主体示值分辨率(如有屏幕)
主体示值显示分辨率应不小于0.98m/s2(g)。
4.3.4加速度示值误差各轴向的误差不大于5%。
4.3.5测量范围
在测量1-15Hz范围内正弦加速度值不小于98m/s2。4.3.6加速度重复性
加速度重复性误差不大于3%。
4.3.7加速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J04T 246-2024 建筑节能门窗应用技术规程.docx
- DBJ04T 245-2014 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docx
- DBJ04T 235-2024 建筑屋面绝热制品(材料)应用技术规程 .docx
- DBJ04-423-2022 城镇居民二次供水建设技术标准.docx
- DBJ04-415-2021 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docx
- DBJ04-408-2020 农村煤改气工程技术标准.docx
- DBJ04-273-2009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建筑桩基技术规程 .docx
- DBJ04-247-2006 山西省细水雾灭火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docx
- DBJ04-243-2013 山西省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设计标准 .docx
- DBJ04-242-2012 山西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