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中医治疗
盆腔炎
是指女性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盆腔
炎性疾病后遗症,多由盆腔炎急性期治疗不彻底迁延而来。
【疾病诊断】
一.中医诊断
根据《中医妇科学》:本病临床症状包括下腹疼痛,腰骶部酸胀
疼痛,常在劳累、性交、经期加重,可伴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低热,
疲乏,或不孕。根据盆腔慢性炎症体征,结合B超检查、阴道分泌物
常规检查即可诊断。
二.西医诊断
根据《妇产科学》:
1.症状:下腹疼痛,腰骶部酸胀疼痛,常在劳累、性交、经期加
重,可伴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低热,疲乏,或不孕。
2.体征: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子宫肌炎时,子
宫可有压痛;若为输卵管炎,则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及条索状增粗输
卵管,并有压痛;若为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则在盆腔一侧
或两侧触及囊性肿物,活动多受限,可有压痛;若为盆腔结缔组织炎
时,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或有子宫骶韧带增粗、变硬、
触痛。
上述体征至少需同时具备下列2项:子宫活动受限(粘连固定)
或压痛;附件区压痛。
3.实验室检查
妇科超声检查:可探及附件炎性包块、输卵管积液或增粗,或子
宫直肠凹陷积液。血常规、血沉检查:可有白细胞总数增高,或中性
粒细胞增高,或血沉加快。白带常规、BV检查:可有阴道清洁度异常,
并排除特异性阴道炎。宫颈管分泌物检测:可发现衣原体、支原体、
淋球菌等病原菌。
【中医治疗】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本病属中医妇科学“妇人腹痛”范围,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湿热
下注,瘀阻胞络,或寒湿侵袭,气滞血瘀,或脾肾不足,下元亏损所
为,当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补益脾肾为治。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诊
疗方案(2017年版)》,中医辩证施治,一般分为以下几型:
1.湿热瘀结型:主要表现为盆腔炎,下腹胀痛或刺痛,痛处固定,
腰骶胀痛,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气臭;经期下腹痛加重,经期延长
或月经量多,口腻或纳呆,小便黄,大便溏而不爽或大便干结;舌质
红或暗红,或见边尖瘀点或瘀斑,苔黄腻或白腻,脉弦滑或弦数。
当以清热除湿,化瘀止痛为治,方用银甲丸加减,药取:金银花、
连翘、升麻、红藤、蒲公英、紫花地丁、生蒲黄、椿根皮、大青叶、
茵陈、琥珀末(冲服)、桔梗各10克,生鳖甲(先煎)30克,水煎
服,每日1剂;余药渣水煎取汁足药浴,每日1-2次,每次10-30分
钟(下同)。
2.气滞血瘀型:主要表现为盆腔炎,下腹胀痛或刺痛,情志抑郁
或烦躁,带下量多,色黄或白质稠;月经不调,经色紫暗有块或排出
不畅,经前乳房胀痛,情志不畅则下腹痛加重,脘腹胀满;舌质暗红,
或有瘀斑瘀点,苔白或黄,脉弦。
当以疏肝行气,化瘀止痛为治,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药取:桃
仁、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川芎、桔梗、柴胡、赤芍、枳壳、
香附各10克,炙甘草5克。
3.寒湿瘀滞型:主要表现为盆腔炎,下腹冷痛或刺痛,腰骶冷痛,
带下量多,色白质稀;经期腹痛加重,得温则减,月经量少或月经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