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陈奂生上城读后感.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陈奂生上城》读后感

《陈奂生上城》是高晓声创作的短篇小说,通过主人公陈奂生上城卖油绳、买帽子、住招待所的经历及其微妙的心理变化,写出了背负历史重荷的农民在跨入新时期变革门槛时的精神状态。

陈奂生是一位中年农民,常年贫穷而负债累累,勤劳检朴。他决定在油绳卖完后再去买帽子,于是他进城了。在城里,他经历了买帽子、住招待所等事情,这些都是他以前无法想象的。但是,他的微妙心理变化也展现了他的精神状态。他虽然是一个朴素的农民,但他的经历和心境却充满了生活的真实和复杂。

这篇小说的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陈奂生的经历和心境的变化,以及他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都让人不禁想要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他的生活虽然平凡,但他的故事却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和人生的哲理。

读完这篇小说,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农民的艰辛和不易。他们背负着历史的重荷,承受着生活的压力,却依然保持着勤劳检朴的品质。同时,我也感受到了作者对农民的关怀和同情,以及对他们未来的期待和祝福。

我也感受到了作者高晓声的文学才华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他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细节刻画,将陈奂生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他的文字简练明快,表达方式独特多样,让人不禁为之惊叹。

《陈奂生上城》有很多经典语句,以下是一些解读:

“漏斗户主”陈奂生在油绳卖完之后,口袋里只剩下“一张张的角票和两枚硬币”,这是他全家的生活费。这句话揭示了陈奂生一家的贫困状况,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不料他因此却成了一个英雄。”陈奂生因为生病而住进了县招待所,因为铺着软绵绵的褥子,盖着软绵绵的被子,感到舒适无比,于是在床上滚来滚去,得意忘形。这句话运用了反语手法,通过对“英雄”一词的调侃和戏谑,表现了陈奂生内心的欣喜和满足。

“他们真不简单;他们有本领!他们有多少有点才。”这句话通过“我”的口吻,表达了对陈奂生等农民的赞美和敬意,同时也揭示了作者对农民的深厚感情和关注。

“精神胜利法”是陈奂生的“特长”,他总是能够自我安慰和自我解嘲。比如在卖油绳的时候,他想着自己反正是卖给别人吃的,毒不死人,因此心安理得;在买帽子的时候,他想着反正自己没有戴着去炫耀,不必花大价钱买好帽子;在住招待所的时候,他想着反正自己没有白住,反而把被子和床单弄脏了,给国家造成了损失。这些话语揭示了陈奂生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也反映了当时农民的生存状态和思想观念。

“如果这就算有生活变迁和思想觉悟,也未免太微乎其微了。”这句话是作者对陈奂生上城经历的评价和反思,认为虽然陈奂生的生活经历有所改变,但他的思想观念并没有真正地解放和进步。这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中国农村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关注。

《陈奂生上城》中的经典语句很多,通过这些语句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思想内涵。高晓声通过这些语句揭示了当时中国农村社会的贫困和落后,以及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状态的局限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关注,以及对农村社会的思考和反思。

《陈奂生上城》是一篇非常优秀的短篇小说,它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农民的艰辛和不易,也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真实和复杂。这篇小说不仅给我带来了阅读的愉悦和思考的启迪,也将成为我人生中一份宝贵的财富。

文档评论(0)

干中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