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二章水体与水体自净习题第二章水体与水体自净习题YANGTZENORMALUNIVERSITY环境工程学主讲:周邦智Email-zxzlx_1@163.com化学化工学院环境工程学第二章习题课环境工程学主讲:周邦智Email-zxzlx_1@163.com化学化工学院环境工程学第二章习题课第二章水体与水体自净习题YANGTZENORMALUNIVERSITY第二章水体与水体自净习题水产生循环的主要原因是水在常温、常压下有“三态”的变化,而太阳辐射的热力作用为水的三态转化提供了条件,太阳辐射分布不均和海陆的热力差异,造成空气的流动,地心引力则促使水从高处向低处流动。()√给水处理方法大体分为三类:①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质;②;降低水温。变革水中的溶解物质已知某城镇的生活污水排入流经该城市的小溪河,与小溪河混01合后的各参数为:(第一阶段BOD)L0=18.2mg/l,初亏氧量D0=2.202mg/l,耗氧速度常数k1=0.11d-1,复氧速度常数k2=0.18d-1,试03求临界亏氧量及其发生时间。04解:答:略。某城市污水排入一河流。已知污水流量为15000m3/d,BOD5=240mg/L;废水排入口上游处河流流量为0.5m3/S,BOD5=3mg/L。假定废水与河水能瞬间完全混合,则废水与河水混合后的BOD5为多少mg/L?解:由混合公式答“略。010302K1(T)=k1(20)1.047T-20,及La(T)=La(20)(0.02T+0.6),求该污水0317℃时的BOD5。04某污水20℃时的BOD5是120mg/L,已知耗氧速率常数k1=0.09d-101,且与温度的关系如下:02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已建成的平流式沉砂池,其溢流率为在理想沉淀池中颗粒的去除率为多少?要想使该颗粒的去除率达q0=2.5m3/(h.m2),希望去除沉降速率为0.25mm/s的颗粒。试计算到50%,则如何调整溢流率?解:答:略。例题:1已知某一废水排入河水中,流量为15000m3/d,2BOD5=40mg/l。DO=2mg/l,水温为25°C。废水排入口3上游处河流流量为0.5m3/S,BOD5=3mg/l,4DO=8mg/l,水温25°C。假定废水和河水能瞬间完全5混合,耗氧常数k1=0.10/d,复氧常数k2=0.17/d6(25°C),试求最低溶解氧量及其发生时间。(已知725°C时的清水饱和溶解氧浓度为S=8.4mg/L)8解:求混合后的各参数废水流量Q:(1)Q=15000/(24×3600)=0.174(m3/S)(2)BOD5(mix)=(40×0.174+3×0.5)/(0.174+0.5)=12.4(mg/L)(3)DO(mix)=(2×0.174+8×0.5)/(0.174+0.5)=6.5(mg/L)(4)La=12.4/(1—10-0.1×5)=18.1(mg/L)(5)DO=8.4-6.5=1.9(mg/L)(6)tc=(1/(0.17-0.1)lg(0.17/0.1)[1-(1.9(0.17-0.1)/(0.1×18.1))=2.82(d)(7)Dc=(0.1/0.17)×18.1×10-0.1×2.82=5.6(mg/L)X=S-Dc=8.4-5.6=2.8(mg/L)答:最低溶解氧量2.8(mg/L),其发生时间为2.82(d)。 A.SS(悬浮固体);B.VS(挥发性固体);C.TS(总固体);D.DS(溶解固体)符号代表悬浮固体物质。A.细菌数;B.色度;C.pH值;D.有机物下列哪个是感官性指标。A.有机、无机、生物;B.物理、化学、生物;C.COD、BOD、TOC;D.温度、色度、pH值国家对水质分析和检测的标准可以分为三类。A.所有有机物的含碳量;B.COD中的含碳量;C.COD;D.微生物的含碳量水中的有机碳包括。5、污染河水中有机物的含量与溶解氧量的相互关系,形成沿水流途径上溶解氧亏缺的匙形曲线,称为氧垂曲线.6、水体自净机理,主要是、、所组成。7、河水中的污染物质由于氧化、还原、分解等作用而使河水污染物浓度降低的过程,称为。A.氧化还原净化;B.生物净化;C.化学净化;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