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原文阅读(全集) .docxVIP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原文阅读(全集) .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ord

PAGE

PAGE1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原文阅读(全集)

1、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原文阅读(全集)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原文阅读(全集)

其一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其二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其三

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昔为叁春蕖,今作秋莲房。

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

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

其四

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

觞弦肆朝日,樽中酒不燥。缓带尽欢娱,起晚眠常早。

孰若当世时,冰炭满怀抱。百年归丘垄,用此空名道!

其五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前涂当几许,未知止泊处。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其六

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

求我盛年欢,一毫无复意。去去转欲速,此生岂再值。

倾家持作乐,竟此岁月驶。有子不留金,何用身後置!

其七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寒风拂枯条,落叶掩长陌。

弱质与运颓,玄发早已白。素标插人头,前途渐就窄。

家为逆旅舍,我如当去客。去去欲何之?南山有旧宅。

其八

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

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御冬足大布,粗絺以应阳。

正尔不能得,哀哉亦可伤!人皆尽获宜,拙生失其方。

理也可奈何!且为陶一觞。

其九

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掩泪汛东逝,顺流追时迁。

日没星与昴,势翳西山颠。萧条隔天涯,惆怅念常餐。

慷慨思南归,路遐无由缘。关梁难亏替,绝音寄斯篇。

其十

闲居执荡志,时驶不可稽。驱役无停息,轩裳逝东崖。

沈阴拟薰麝,寒气激我怀。岁月有常御,我来淹已弥。

慷慨忆绸缪,此情久已离。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

庭宇翳馀木,倏忽日月亏。

其十一

我行未云远,回顾惨风凉。春燕应节起,高飞拂尘梁。

边雁悲无所,代谢归北乡。离昆鸣清池,涉暑经秋霜。

愁人难为辞,遥遥春夜长。

其十二

嫋嫋松标崖,婉娈柔童子。年始叁五间,乔柯何可倚。

养色含精气,粲然有心理。

2、宋史《苏轼列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十)

宋史《苏轼列传》原文及翻译(十)宋史

【原】是岁,哲宗亲祀南郊,轼为卤簿使,导驾入太庙。有赭伞犊车并青盖犊车十余争道,不避仪仗。轼使御营巡检使问之,乃皇后及大长公主。时御史中丞李之纯为仪仗使,轼曰:“中丞职当肃政,不可不以闻之。”纯不敢言,轼于车中奏之。哲宗遣使继疏驰白太皇太后,明日,诏整肃仪卫,自皇后而下皆毋得迎谒。寻迁礼部兼端明殿、翰林侍读两学士,为礼部尚书。高丽遣使请书,朝廷以故事尽许之。轼曰:“汉东平王请诸子及《太史公书》,犹不肯予。今高丽所请,有甚于此,其可予乎?”不听。

【译】这一年,哲宗亲自到南郊祭天,苏轼充当卤簿使,引导御驾进入太庙。有红色伞盖的牛车和青色伞盖的牛车十几辆争路,不回避仪仗队。苏轼叫御营巡检使去探问,是皇后和大长公主。当时御史中丞李之纯充任仪仗使,苏轼说:“中丞职务应当整肃政纪,不可以不奏闻此事。”李之纯不敢说,苏轼在车中上奏了这件事。哲宗派人拿着奏疏赶去告诉太皇太后,第二天,诏令整肃仪仗卫队,从皇后而下都不许迎接谒见。不久升迁礼部兼端明殿、翰林侍读两学士,任礼部尚书。高丽派使者求要书籍,朝廷根据旧例都予允准。苏轼说:“汉朝东平王请求诸子书和《太史公书》,尚且不肯给。现在高丽所要求的还不止这些,这能给吗?”朝廷没有听。

【原】八年,宣仁后崩,哲宗亲政。轼乞补外,以两学士出知定州。时国事将变,轼不得入辞。既行,上书言:“天下治乱,出于下情之通塞。至治之极,小民皆能自通;迨于大乱,虽近臣不能自达。陛下临御九年,除执政、台谏外,未尝与群臣接。今听政之初,当以通下情、除壅蔽为急务。臣日侍帷幄,方当戍

文档评论(0)

文档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各行各业文档和报告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