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1305_T 116-2024 酸枣枣瘦蚊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ocxVIP

DB1305_T 116-2024 酸枣枣瘦蚊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20CCSB05

OB1305

邢台市地方标准

DB1305/T116—2024

酸枣枣瘿蚊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2024-12-01发布2024-12-10实施

邢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1305/T116-2024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发生规律 1

5防治原则 2

6防治方法 2

附录A(资料性)枣瘿蚊形态特征 3

II

DB1305/T11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邢台市林业局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邢台市林业技术推广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施丽丽、王佩瑶、张薇、丁可君、庞会娟、王素娟、陈彦军、胡运彩、窦玉潭、董丽欣、杨燕玲、刘云峰、郝岩、冯仲凯、贾志华。

1

DB1305/T116-2024

酸枣枣瘿蚊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酸枣枣瘿蚊综合防治的术语和定义、发生规律、防治原则、防治方法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酸枣枣瘿蚊的综合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黄板诱杀yellowboardtrappingandkilling

利用昆虫的趋黄性来诱杀害虫的一种方法。

4发生规律

4.1发生周期

一年发生5~6代,8月下旬以幼虫于树冠下土壤内做茧越冬,次年5月中下旬羽化为成虫,详见表1。

表1发生周期及繁殖代数

序号

幼虫盛发期

幼虫繁殖代

1

5月上旬

第1代

2

6月上中旬

第2代

3

7月中下旬

第3代

4

8月上中旬

第4代

5

8月中旬

第5~6代

6

8月下旬~9月上旬

老熟幼虫开始入土做茧越冬

注:若四月份降温或五月份干旱少雨,第1代幼虫发生推迟。

4.2枣瘿蚊形态特征

枣瘿蚊形态特征见附录A。

2

DB1305/T116-2024

5防治原则

应按照“早防早治,综合防治”的原则,重点防治越冬成虫和第1、2代幼虫。

6防治方法

6.1农业防治

6.1.1清园

落叶后,应及时清扫枯枝落叶、杂草、烂果,并带出园区销毁。萌芽前15d左右,全园喷施3Be°~

5Be°石硫合剂。

6.1.2耕翻

土壤封冻前或春季土壤解冻后耕翻树盘,耕翻深度5cm~8cm。

6.1.3树盘覆膜

宜在3月中下旬或8月下旬进行树盘覆膜。

6.1.4灌水

5月下旬进行灌水。

6.2物理防治

4月下旬~8月下旬,在树冠中上部悬挂黄板诱杀成虫,每667m2挂40cm×40cm黄板40张,每月更换1次;对局部发生严重的酸枣园,可结合人工摘心的措施摘除卷曲叶片,并集中销毁,以减少虫源。

6.3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如瓢虫、寄生蜂、草蛉等。可喷施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120倍液,每667m2用量500g;或喷施绿僵菌可湿性粉剂250倍液,每667m2用量200g。

6.4化学防治

萌芽至展叶期,宜喷施240g/L螺虫乙酯悬浮剂6000倍液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7000倍液。发现卷叶时,5月上旬应及时喷25%灭幼脲悬浮剂1000~1500倍液、25%噻虫嗪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月中旬喷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6月上旬喷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每隔8d~10d喷一次。

3

DB1305/T116-2024

附录A

(资料性)

枣瘿蚊形态特征

枣瘿蚊形态特征见表A.1。

表A.1枣瘿蚊形态特征

虫态

形态特征

白色微带黄,长椭圆形,长径约0.3mm,短径约0.1mm,外有一层胶质,有光泽

幼虫

乳白色至淡黄色,蛆状,体长1.5mm~2.9mm,体节明显,头尖小、褐色,胸部具有琥珀色胸

叉1个,无足。

灰白色或灰黄色,椭圆形,长1.5mm~2.0mm,外附土粒

初为乳白色,后变为黄褐色,纺锤形,长1.0mm~1.9mm,头顶有一对明显的刺。触角、足、翅

芽均清晰,腹部8节,雌足短,雄足长。

成虫

灰褐色,蚊子形状,雌虫体长1.4mm~2.0mm,复眼黑色,触角灰黑色念珠状,头部较小,头、

胸灰黄色,胸背隆起黑褐色

文档评论(0)

馒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3004103100003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