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婚姻家庭社会学 课件 10.性别与家庭.pdf

婚姻家庭社会学 课件 10.性别与家庭.pdf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1讲性别与家庭

•人的生理性别与生俱来,但社会性别却是一种社会建构。

•作为社会与文化的构成,社会性别是个体和群体在社会化过程中,

通过初级和次级社会群体的教化,或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涵育和

养成的;是与生物性别相关的一整套规范的期望与行为。

•传统的性别规制/父权制度是性别社会化的底色。强调男主外女主

内,男强女弱等二分区隔。

•性别观念、生育挤压、科学技术等要素,共同导致出生性别比失

衡;而出生性别比失衡对个体、家庭、社会带来长期不利影响。

•性别(sex)

•社会性别(gender)

•性别角色

•性别社会化

•性别分工

•性别刻板印象

1.性别与社会性别

2.性别社会化

3.性别与家庭

1.性别与社会性别

2.性别与家庭

•性/Sex:生物学术语。与生俱来的男女生理特征

•染色体:染色体性别=男性为XY,女性为XX;染色体构成的差异

•性腺:男性为睾丸,女性为卵巢

•性激素:男性雄性激素多,女性雌性激素多

•多重性征

•第一性征:生殖系统和性系统的差异

•第二性征:男女有着迥异的生殖器官结构及第二性征

•第三性征(性格、气质、举止等方面的差异)

•第四性征(性取向)

•第五性征(思维方式),等等

•1970年代前,性别角色(sexrole)多被视为一种“先赋角色”

“归属角色”(本质论)

•妇女解放运动+女权主义思潮:本质化的性别角色概念被否定,

代之以社会建构视角之下的“社会性别”(gender)的概念体系

Gender,nurture

•与两性相关的社会、心理与行为特征;性别非先天固有,亦非固

定范畴,而是随社会文化发展而形成

•性=与生俱来

•社会性别=经由社会历史文化建构,且随变;社会结构的一部分,社会

造成,是多元的、可变的

•自农业社会以来,多数人类社会“以男权为中心”的父权社会;

3P制度:赋权体制;父系继承制;从夫居制

•对男人和女人设置一整套文化模式、行为规范和评价体系

•个体从出生开始,就被不断规训,以适应这个定轨,直到被社会

化为一个“合格的”“成熟的”男人或者女人

•性别文化及性别刻板印象:描述性、规范性和禁止性的印象

•描述性:男性和女性能做(善做)什么和不能(不善)做什么的文化信

念;“理想员工”和“理想家长”的角色期待

•规范性和禁止性:在能/善做与不能/善做的基础上,进一步订定两性该、

不该做什么(RudmanandGlick2001),由此导致母亲在进入职场和重返职场时面

临诸多挑战(NelsonandLips2009)

•近年,传统女性形象被褒扬,性别刻板印象和角色定位被强化

(刘利群、张敬婕,2013),性格、外形、智力、角色分工等差异;女

性回归家庭、回归传统的呼声越发高涨

姑娘,跟我去看一下会议室

/article/408461.html?_t=t

•功能论:性别角色源于早期社会形成的、基于性别差异的劳动分工;小农+

工业社会:性别分工=有效安排,实现特定社会功能

•冲突论:两性冲突=人类冲突最基本形式。经济等社会资源在男女间配置的

不平衡à不平等的性别秩序

•女性论:生理甚至影响个性和行为差异,但一种性别并不优于另一种性别;

不能证明以性别为基础不公资源分配与报酬的合理性

•自由女性主义(LiberalFeminism):社会文化、制度等=造成性别不平等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MarxistFeminism):经济制度=妇女受压迫根源

•激进女性主义(R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lala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