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5年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一、单选题(共35题)
1、下列《咏怀古迹(其三)》中的诗句,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1分)
A、千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B、一去紫台连溯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C、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D、千载琵琶做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要求选出“《咏怀古迹(其三)》中的诗句,没有错别字的一项”,题目已经降低了难度,给出了《咏怀古迹(其三)》中四句话,要求学生判断出其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组。A项,“千山万壑赴荆门”中“千”应为“群”;B项,“一去紫台连溯漠”中“溯”应为“朔”;D项,“千载琵琶做胡语”中“做”应为“作”。故选C。
2、下列各项没有语病的一项是()?(1分)
A、同大熊猫一样享有“国宝”之称的四川鹧鸪近年来不断减少,目前已经超过两千只了。
B、如果国家有计划地多生产这类配件,就可以用省下来的外汇进口我国暂时还不能生产的仪器。
C、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的美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D、最近一段时间,各种传媒、报纸、广播、互联网大量报道了布什政府的“倒萨”计划。
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
解析
A和大熊猫一样享有国宝之称的四川鹧鸪近年来(数量)不断减少,目前仅存两千多只。C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的美常常会(有、存在)遭到破坏的危险。D“传媒”与后面的报纸等不能并列,因为“传媒”已包容下列各项。故选B。?
3、
材料
①古诗词中,用“一曲”“一声”“一笛”以抒情写景者很多。写“一曲”者,如:
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刘禹锡《杨柳枝》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欧阳修《玉楼春》
②以上这些诗词,有的抒写怀旧之情,有的写饮酒之乐,有的写离愁别绪,作者不云“数曲”而云“一曲”者,也是“动人春色不须多”之意。一曲清歌,阳关一曲,这是饱含着感情的乐曲,一曲足矣,何必言多!以“一声”“一笛”抒写不尽之情者,亦不少见。例如: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宫词》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赵嘏《长安秋望》
③所有这些诗句的情致,都在这“一”字,如果易“一”为“几”、为“数”,则兴趣索然了。“一声何满子”,就在这一声中,凝结了宫女的千愁万恨,歌喉哽咽,刚发一声而双泪齐下,其情之凄切可知。至于“长笛一声”,点缀着残星皓月,哀怨之意,溢于文字之表。写情如此,言“一”足矣,亦不须多。类似的表现手法,在诗词中是很普遍的,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另本“一帆”作“数帆”,自然是“一帆”好,意境和“孤帆远影碧空尽”类似,“数帆”就一般化了。又如“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何人月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等等都属此类。
????????????????????????????????????????????????????????????????????????????????????——选自张文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选文主要的论证方法是()?(1分)
A、引用论证举例论证
B、比喻论证比较论证
C、引用论证类比论证
D、举例论证归纳论证
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A
解析
从文段选用大量诗句可以看出。
4、下列[]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
A、[蓬]勃(péng)[贾]人(gǔ)六[幺](yāo)迁[谪](dí)
B、船[舫](fǎng)衣[裳](sháng)[信]手(xìn)[虾]蟆陵(há)
C、[扁]舟(piān)负[荷](hè)[莞]尔(wǎn)[喟]然(kuì)
D、[捻](liǎn)[荻]花(dí)[钿]头(diàn)琵琶[行](xíng)
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
解析
A迁[谪](zhé)B衣[裳](shang)轻声D[捻](niǎn)
5、古代黄土高原的另一种居民戎狄,在古代是与华夏不同的族群,长期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北部地区,华夏文人称他们为“蛮族”,因为他们不行“礼乐”,不修文字,不念诗书,却养太多的牲口。华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