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首先,关于进水温度对超滤运行的影响。我记得温度会影响水的粘度和膜的渗透性。温度升高,水的粘度降低,这应该会增加产水量。同时,温度变化还可能影响膜的材质,比如膨胀或收缩,进而影响过滤效率。另外,微生物活动可能随温度升高而活跃,导致膜污染加剧。这些都是可能的因素,但需要具体的数据来支持,比如不同温度下的通量变化数据,或者不同温度对跨膜压差的影响。
接下来是标准化产水量的计算。标准化产水量的目的是消除温度变化对产水量的影响,以便在不同条件下比较系统性能。计算方法通常涉及将实际产水量调整到标准温度(比如25°C)下的值。需要用到温度校正因子(TCF)或者阿伦尼乌斯方程之类的公式。可能还需要考虑粘度的变化,因为产水量和粘度成反比,而粘度随温度变化有特定的关系式,比如用安德雷德方程或其他经验公式来估算粘度变化。
水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例如,从10°C的1.31mPa·s降至25°C的0.89mPa·s),导致膜渗透性增强,通量增加。温度每升高1℃,通量增加约2-3%
若进水温度从15℃升至25°C,通量可提升约20%(基于粘度变化计算)。
低温粘度升高需更高压力维持通量,增加能耗。例如,15℃时TMP可能比25℃高30-40%。
高温风险:微生物活性增强(如25℃时细菌增殖速度是10℃的2倍),加剧生物污染。
低温风险:胶体颗粒易聚集,导致物理污染
标准化产水量旨在消除温度影响,公式为Q标准=Q实际*μ实际/μ25
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分别为:1.52mpa·s(5℃)、1.31mpa·s(10℃)、1.14mpa·s(15℃)、1.0mpa·s(20℃)、0.89mpa·s(25℃)、0.80mpa·s(30℃)。
计算实例:
实际产水量120m3/h,进水温度15℃,标准化产水量=120*1.14/0.89=153.7m3/h。实际产水量低于标准化产水量,表明超滤膜可能受到污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参公、行政编制与事业编制的区别(修正版).docx VIP
- clvdrives科来沃X900系列通用变频器说明书-1.2.22.pdf
-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发生率的应用37.docx VIP
- 四上神话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VIP
- JBT 12576-2015 轮胎起重机标准规范.docx VIP
- 《保险监管法律制度》课件.ppt VIP
- 公、行政编制与事业5编制的区别(修正版).doc VIP
- 机动车驾照科目一考试题库全新的题(1000+完整版).doc
- 新版现代西班牙语第二册答案.pdf VIP
- TB_10303-2020_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