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外戏剧史第二章印度梵剧.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人类文明史中诞生的第二个古老而成熟的戏剧样式是印度梵剧。

梵剧出现于公元前4世纪,而于公元前后最为繁盛,在公元12世纪走向衰竭。也就是说,正当欧洲戏剧辗转摸索于中世纪的黑暗孔道之时,印度梵剧接过了人类戏剧繁盛的旗帜,并将其继续高扬了700年。;与古希腊和古罗马戏剧不同的是,印度梵剧在舞台形式上采取了歌舞与诗歌结合的手段,形成一种写意性的戏剧样式,并创造性的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舞台表演程式。

它重在象征性的表现人生情境,但并不逼真的模仿生活现实。它的戏剧观念也更直接地建立在对于舞台形式美的欣赏之上,而不过于追求戏剧与生活的接近。;历史演变;在印度最早的文献集《梨俱吠陀》(大约编纂于公元前1200-公元前1000年)里,已经出现了十几处对话诗体,大约是祭仪中带有描写性的场面用语,已经接近于戏剧的形式。

吠陀语和古梵语盛行的“吠陀时代”(公元前15-公元前7世纪)之后,印度进入了奴隶制国家的“史诗时代”(前6世纪-前4世纪),产生了两大著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印度梵剧在形式原则上对史诗艺术的继承,是构成它与古希腊戏剧区别的中介点。

;梵剧的发展;印度梵剧发展的第一期于民间阶段,没有剧本和剧作家的名字流传下来,我们无可推知其详细情况。

印度梵剧发展的第二期已经走向成熟并进入文人阶段,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剧作家和代表作品,其开端在贵霜帝国的迦腻色迦王统治时期(约78-101/102)及其后。

迦腻色迦崇信佛教,在他的庇护下,印度得大乘佛教开始兴盛并向东方传播,这同时也就推动了印度梵剧的兴盛。我们今天知道的最早的印度梵剧作家马鸣就是迦腻色迦的宫廷诗人和朝臣,同时又是大乘佛教的奠基人,他利用梵剧创作了宣传他的宗教观念。

;印度梵剧发展的第三期前半段的笈多王朝时期,被历史学家称为古代印度的“黄金时代”。对于公认为世界戏剧史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印度剧作家和诗人——释迦陀娑,就生活于这个时期。

戒日王时期(公元590-公元647)的宫廷梵剧创作仍然非常兴盛,戒日王本人就曾经写出著名的作品《龙喜记》,这势必促进了全国的梵剧创作和演???活动。

公元8世纪以后为第四期,梵剧进入衰落期。;梵剧衰落的原因:

地区性文化逐渐显现出强烈的个性,创作对于梵语的运用逐渐减少。而古典梵语文学的写作逐渐走上形式化和僵化的道路,无法与生机勃勃的地方语言相抗衡。

对于梵剧形成支持的佛教在此期间的衰亡也成为梵剧衰落的原因之一。

梵剧在这一时期基本上进入形式主义和模仿主义误区,只会蹈袭古人的模式,炫耀诗才,也导致了梵剧走向衰亡。;12、13世纪以后,伊斯兰教侵入印度,大力摧毁其原有的宗教和文化。在这种强力压迫下,印度梵剧竟至完全绝迹。

不过,印度梵剧的基本精神仍然在印度一些民间歌舞和哑剧表演中长期保存,一直到今天。

;舞台特征;印度梵剧确立了艺演员表演为中心,重视观众的审美参与作用的戏剧观。这与古希腊、古罗马的以剧作家为中心的戏剧观念完全不同,演员永远是梵剧的决定性因素。

印度梵剧的表演具有浓郁的指示性和象征性,演员可以调动眼、眉、唇、手、臂、腿、脚等身体部位,向观众传递特定的信息。也就是说,演员要表达某种意思,可以通过特别的动作符号来传达,而不是采用生活动作。;主要角色;题材

梵剧的内容主要有两个重要的题材范围,一个是英雄事迹,一个是世俗生活。

英雄史剧的素材主要来自于吠陀文献和史诗,表现历史传说中的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其男主角为国王、仙人活神仙托生的贵人,女主角为王后、公主、仙女,次要角色一定有仙怪僧侣、臣子将军、嫔妃侍从等,其情节为傲宫廷生活展开,而大多与爱情有关。;主要剧作家及作品;马鸣;代表作

《佛所行赞》《美难陀传》

《佛所行赞》描写释迦摩尼从诞生到涅槃的全部过程。

《美难陀传》描写佛陀度化异母兄弟难陀的故事。

历史地位

马鸣的叙事诗是印度古代叙事文学从史诗阶段过渡到古典梵语叙事诗阶段的象征。

马鸣对印度文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使被人们称为“宫廷体”的梵文诗体普及化,成为印度古典梵剧创作的先驱。他的戏剧作品标志着印度梵剧的成熟。;跋娑十三剧

跋娑的生平无具体史料佐证,甚至其生活年代都无法确定。但由作品风格和题材选择的特点估算,其生活的年代定于马鸣与首陀罗迦之间,即公元2-3世纪。;跋娑十三剧

《惊梦记》《断股》等。

跋娑十三剧的题材内容,大多根据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的英雄事迹和浪漫爱情故事改编而成,其他则一般取自传说。

《断股》是古典梵剧里唯一的一部悲剧,在美学上突破了梵剧的藩篱,以主人公的死亡而告终。它独特的风格追求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描写了胜利者难敌因慈悲饶恕敌人怖军,却被对方偷袭打断双腿,但难敌依旧竭力劝阻为自己报仇的大力罗摩,在嘱咐亲人们与敌方般度族和解后,难敌死去并升入天国。;在早期流传下来的印度梵剧作品中,成就最高者首陀

文档评论(0)

阿弥陀佛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