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一、望诊
•望神色、望形态、审苗窍、辨斑疹、看指纹、察二便。
•儿科疹病特点:
•1、望神色:
•望诊:望为大;主脑。
•下眼带顡色:
•青紫:主肝脾。淡紫:主肺。淡青红紫:主脾厥。淡灰黑色:主肾。
•山根色青:主肺脾两虚(肺脾不足、体虚易惊、易感冒、易泄泻)。
•发热:惊风先兆
•山根色青:
•无热:肝旺
•肝木克土,以缺锌为主。
•眼面青色:主脾虚
•
望形态
•2、望形态:
•是观察病儿形体的强弱胖瘦度和动静姿态。
形体望诊:包括头卤、躯体、四肢、肌肤、毛发等。
•形:是指形体;态:是指动态。
•头方发稀、箩门宽大:见于五迟证。
•头大卤宽、头缝形解、眼睑下垂:见解颅。
•前囟及归服窩凹陷:见于婴幼儿泄泻;阴伤液脱。
•胸廓凹陷、肋骨外翻:见于佝偻病。
•喜卧伏者:多属乳食内积。
•喜倦卧者:多属脘腹疼痛。
•项强肢急、角弓反张:多为惊风。
•解颅(脑积水):属肾虚。
•卤门(前卤、后卤):
•后卤:3-4月闭;前卤:12-18月闭为正常。
•佝偻病(漏斗胸):指钙。
审苗窍
•3、审苗窍:指口、舌。
•重舌:舌下红肿突起,形如小舌,属心脾火。
•连舌:舌体不能伸出唇外,多因舌系带过短所致。
•弄舌:舌伸出唇外来回拌动,多属智力低下。
•吐舌:舌伸出唇外,缓缓收回,常为心经有热。
•舌苔花剥,状如地图,经久不愈:多属脾虚。以阴虚为主,多以缺锌。
(多吃鱼、墨鱼等含锌物质。)
•染苔:吃橄揽、乌梅、铁剂等可使苔色染黑。
•(用黄连研细未调醋敷勇泉穴一夜即可。)
察二阴
•4、察二阴:
•男性看阴囊,多以松弛,如阴囊紧者,属阴囊高位症,阴囊太松以肾
虚为主。
•男孩阴囊不紧不松,是肾气充沛的表现。
•如阴囊松弛:多为体虚或发热。
•阴囊中睾丸肿大透亮不红者为水疝。
•阴囊中有物下坠,上下可移为小肠下坠之狐疝。
•女孩前阴部潮红灼热,温热下注,注意蛲虫病。
•治蛲虫:用生百部加75%洒精浸24小时外用。
察耳
•察耳:
•耳内疼痛流脓;为肝胆火盛之症。以耳垂为中心,腮部浸肿疼痛,是痄腮表
现。
•察小便:
•小便清撒量多;多为寒证。
•小便色黄量少:多为热证。
•尿色黄褐如脓茶:多为温热黄疸。
•察大便:
•大便稀薄,夹有白色凝块,为内伤乳食。
•大便稀薄,色黄秽臭,为肠腑温热。
•大便清撒量多:为温热积滞,常见痢疾。
举例
•温热泄泻:大便为蛋花汤样燥味,泻下急迫,如打抢一样,属感染性腹泻。
•以清热利湿为主。
•方用:葛根芩连汤:
•葛根15克黄芩9克黄连3克甘草6克马齿苋6克地锦草6克
•脾虚泄泻:食后作泻,大便稀薄,神倦、面色苍白、四肢欠温、眼睑青色、
夜睡易惊。
•以健脾益气、温补为主。
•方用:理中汤(人参、白术、干姜、甘草)
•外用干姜煮水调胡椒未10粒敷肚脐。
看指纹
•5、看指纹:
•浮沉分表里、红紫兼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辨轻重。
•纹色鲜红浮露:多为外感风寒。
•纹在风关:示病邪初入,病情轻浅。
•纹达气关:示病入里,病情较重。
•纹进命关:示病邪深入,病情较重。
•纹达指尖:称透关射甲,示病情危重。
二、闻诊
•闻诊:
•1、听声音:
•啼哭声:啼哭是婴儿的语言,是新生儿本能喂养不当,护理不善,
啼声调一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