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禁毒基础》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毒品概述与历史演变
第一章毒品基本概念
一、毒品的法律定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毒品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联合国《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包含128种管制物质,2023年更新至234种
3.新型毒品界定标准:具有化学修饰结构的合成物质(如合成大麻素、卡西酮类)
二、毒品基本特征
1.依赖性特征
?生理依赖:戒断综合征(如海洛因戒断时出现冷火鸡反应)
?心理依赖:多巴胺奖励机制改变(伏隔核功能异常)
2.危害性特征
?个体层面:脑白质损伤(MRI影像学证据)
?社会层面:全球每年因毒品犯罪损失超1.5万亿美元(UNODC2022数据)
3.违法性特征
?中国现行法律体系:涵盖《禁毒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23部相关法律
三、毒品分类体系
1.来源分类法:
?天然毒品:鸦片(含20余种生物碱)、古柯叶(含0.6-1.8%可卡因)
?半合成毒品:海洛因(二乙酰吗啡,脂溶性是吗啡的8倍)
?全合成毒品:氯胺酮(Ketamine,NMDA受体拮抗剂)
2.药理作用分类:
?中枢抑制剂:巴比妥类(半衰期差异显著,苯巴比妥达50-120小时)
?中枢兴奋剂:甲基苯丙胺(多巴胺转运体逆向转运增强300%)
?致幻剂:LSD(作用5-HT2A受体,阈剂量仅20微克)
3.管制目录分类:
?麻醉药品:涵盖6大类123种(2023版)
?精神药品:包括兴奋剂、致幻剂等7大类154种
第二章毒品历史沿革
一、古代毒品使用史
1.公元前3400年:两河流域发现罂粟种植记录(苏美尔泥板文献)
2.中国古代:汉朝《神农本草经》记载大麻药用,唐代《新修本草》收录鸦片制剂底野迦
二、近代毒品贸易
1.鸦片战争经济账: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销毁鸦片2,376,254斤(折合1,188吨)
?战争赔款:清政府支付2,100万银元(占当时年财政收入的40%)
2.国际禁毒体系形成:
?1909年上海万国禁烟会:首个国际禁毒会议
?1912年海牙国际鸦片公约:建立进出口许可制度
三、现代毒品问题
1.全球毒品形势(UNODC《2023世界毒品报告》):
?吸毒人数:全球2.96亿吸毒者(15-64岁人口占比5.8%)
?毒品贸易:年度交易额达6500亿美元(超过136个国家GDP)
2.中国禁毒现状(2022年数据):
?现有吸毒人员:180.8万(较峰值下降42%)
?毒品犯罪案件:3.7万起(其中网络涉毒案件占比31%)
第二部分主要毒品解析
第一章传统毒品
一、阿片类毒品
1.药理作用机制:
?μ受体激动导致呼吸抑制(治疗剂量使呼吸频率下降30%)
?代谢产物:吗啡-6-葡糖苷酸(活性代谢物)
2.典型毒品比较:
名称
起效时间
半衰期
脂溶性
海洛因
7-8秒
3分钟
158
吗啡
15分钟
2-3小时
0.8
美沙酮
30分钟
24-36h
25
二、大麻类毒品
1.有效成分:
?Δ9-THC(致幻成分):工业大麻THC含量0.3%,毒品大麻达20%
?CBD(非精神活性成分):抗焦虑作用(作用于5-HT1A受体)
2.新型制品:
?大麻电子烟:THC浓度可达80-90%(传统大麻仅5-20%)
?大麻食品:SpaceCake致中毒案例年增35%(美国FDA警告)
第二章合成毒品
一、苯丙胺类兴奋剂
1.冰毒(甲基苯丙胺):
?合成路线:红磷碘法(产出率72%)、Birch法(产出率85%)
?神经毒性:长期使用导致纹状体DA含量下降60-80%
2.摇头丸(MDMA):
?双相作用:促进5-HT释放(比正常水平高300-400%)
?毒性阈值:单次服用1.5mg/kg可能引发高热(40℃)
二、新精神活性物质(NPS)
1.合成大麻素:
?代际发展:JWH系列(1-4代,效力提升80倍)
?受体亲和力:某些品种对CB1受体亲和力是THC的100倍
2.卡西酮类:
?甲卡西酮(浴盐):半衰期6-8小时,作用持续12-24小时
?毒性反应:2012年美国迈阿密食脸案血液浓度达0.25mg/L
注:本资料依据2023年最新法律法规及学术研究成果编写,引用文献包括:
?《中国毒品形势报告(2023)》
?《新精神活性物质管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