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1310T 335-2024中华鳖智能孵化技术规程.docxVIP

DB1310T 335-2024中华鳖智能孵化技术规程.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150CCSB52

0B1310

廊坊市地方标准

DB1310/T335—2024

中华鳖智能孵化技术规程

2024-06-28发布2024-07-28实施

廊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1310/T335—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廊坊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三河市树兴养殖专业合作社、三河市农业农村局、廊坊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司文辉、王丽仙、谢拥军、于连生、刘颖、王霞、王萃、董连青、张有瑞、张俊华、党瑞涛、李绍娟、张艳玲、郑晶晶、吴涵雅、杨悦、曹建波、李树兴。

DB1310/T335—2024

中华鳖智能孵化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华鳖智能孵化的养殖环境条件、设施建设、孵化、稚鳖暂养、档案管理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中华鳖的智能孵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SC/T1132渔药使用规范

NY/T5361无公害农产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养殖环境条件

4.1养殖环境

符合NY/T5361的规定。

4.2水质

符合GB11607的规定。

5设施建设

5.1孵化间

保温性好,能换气,面积10m2~30m2,高2.8m~3.0m,底面积水保持10cm~20cm,设集苗沟,以深30cm、宽30cm为宜。

5.2孵化盘

宜选用厚1.0cm~1.5cm的木板或塑料板,制成长45cm、高10cm有底无盖的正方形浅箱,箱底每隔5cm开直径5mm的孔。

DB1310/T335—2024

2

5.3控温控湿

每个孵化间配备换气扇、空气加湿器、温控设备等,保持适当的温度湿度。

5.4孵化介质

黄沙粒径以0.5mm~0.6mm为宜,蛭石粒径以0.4mm~0.5mm为宜,海绵厚1cm~2cm,按孵化盘规格裁剪。

6孵化

6.1孵化准备

孵化前5d~7d对孵化房、孵化设施设备、孵化介质进行消毒,药物使用符合SC/T1132的规定。

6.2选卵

选择卵周缘清晰、色泽鲜亮、光洁,无破损、无畸形且重量3g的受精卵进行人工孵化。受精卵的鉴别见表1。

表1受精卵的鉴别

名称

特征区别

受精卵

鳖卵产出数小时后,外观可见一个圆形的白色亮点(即动物极),随着胚胎发育的进展,圆形白色亮区逐步扩大;白色亮区边缘界线清晰、整齐、无残缺。

弱精卵

鳖卵产出数小时后,外观可见一个白点或白区,但若明若暗、不规则,随着胚胎发育的进展,白色区域不再扩大;白色区域边缘界线不清晰、不整齐。

未受精卵

鳖卵产出数小时后,外观不见一个白点或白区,将卵放在30℃左右的沙盘中,待48h外观仍无白色亮区。

6.3孵化

6.3.1孵化条件

温度控制在30℃~32℃,空气湿度控制在75%~85%,孵化介质含水量控制在6%~8%。

6.3.2孵化管理

6.3.2.1受精卵摆放

在孵化盘中铺好介质,将受精卵动物极向上,单层排列,卵间距1cm,之后覆盖介质1cm。

6.3.2.2孵化盘摆放

每10个孵化箱为一垛叠加堆放,最下层的一只孵化箱要架放在离地面30cm的钢架或水泥墩柱上。每一垛孵化盘的间距:纵向为70cm~80cm,横向为10cm~15cm。

6.3.2.3注水、补水

孵化盘全部摆放好后,给孵化间缓慢注水15cm。整个孵化期内保持地面水位在10cm~15cm。

3

DB1310/T335—2024

6.3.2.4加温

纵向通道中间每平方米安装红外灯一盏,离水面30cm。

6.3.2.5控温

每个孵化间内安装不少于3个温度传感器与自动启停温控装置。

6.3.2.6控湿

每个孵化间内安装不少于3个湿度报警器。

6.3.2.7通风

每天要定时通风,选在中午气温较高的时候进行,每次通风时间为0.5h~1h。

6.3.2.8换位

每隔10d,孵化盘互换位置1次。提前2d~3d将孵化末期

文档评论(0)

天使之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