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细胞质基质(cytosol)细胞质基质的化学组成主要成分有水、无机离子等小分子脂类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等中等分子蛋白质、RNA、多糖等大分子蛋白质约占20%~30%细胞质基质(cytosol)细胞质基质的功能1.中间代谢过程糖酵解过程磷酸戊糖途径糖醛酸途径糖原的合成与部分分解过程2.蛋白质的合成与脂肪酸的合成多数蛋白质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核蛋白体上开始合成;3.蛋白质的修饰4.蛋白质的选择性降解5.细胞质骨架相关蛋白酶体(proteasome)真核生物中蛋白质的降解有两条途径②溶酶体内降解过程不依赖ATP利用组织蛋白酶(cathepsin)降解外源性蛋白膜蛋白长寿命的细胞内蛋白①依赖泛素(Ubiquitin-proteasomepathway,UPP)的降解过程依赖ATP降解异常蛋白短寿命蛋白需要进行数量调控的蛋白质靶蛋白蛋白酶体泛素Theubiquitin-proteasomesystemNobelprizeinchemistry,2004AvramHershkoAaronCiechanoverIrwinRose真核细胞中蛋白酶体存在于细胞质和细胞核,是真核细胞中分解内源性蛋白质的主要酶系统真核细胞中蛋白酶体在密度梯度离心中的沉降系数为26S,故又称其为26S蛋白酶体26S蛋白酶体由一个20S核心颗粒(CP)和1-2个19S调节颗粒(RP)组成活性部位26S蛋白酶体蛋白酶体的结构26S蛋白酶体核心颗粒的沉降系数为20S,又称20S蛋白酶体,是26S蛋白酶体的催化核心20S蛋白酶由4个环组成,每个环有7个亚单位中间两个内环是β亚单位环,组成中心腔(centralcavity,CC),腔内侧是催化活性位点所在外环是α亚单位环,组成外腔(antechamer,AC),形成入口,控制底物的进出,仅允许解折叠的多肽通过。中心腔通过一狭窄缢痕,缢痕与β亚单位和α亚单位相连真核20S蛋白酶体由两个旋转方向相反的环形成二聚体结构。1)20S蛋白酶体1)20S蛋白酶体β亚单位真核生物中,20S蛋白酶体的β亚单位环上各有3个活性位点(b5/K33,b2/D17,b1/T1),共6个活性位点3个活性β-亚单位以前体形式存在,经自身剪切,使活性中心的苏氨酸残基暴露于成熟亚单位的N-端β亚单位环上3个活性位点分别对蛋白质的疏水性、碱性、酸性氨基酸残基的羧基端进行水解,即分别具有糜蛋白酶样(chymotrypsin-like)活性胰蛋白酶样(trypsin-like)活性肽-谷氨酰-肽水解(peptidylglutamyl-peptidehydrolysing,PGPH)活性1)20S蛋白酶体β亚单位b5/K33疏水性-aa糜蛋白酶样活性b2/D17碱性-aa胰蛋白酶样活性b1/T1酸性-aa肽-谷氨酰肽水解活性β亚单位活性位点靶蛋白水解部位酶活性α亚单位控制被降解底物进入蛋白酶体α环中央口被α亚单位N末端肽链所占据,这使外侧的α环完全关闭,防止细胞内不应被水解的蛋白质进入圆筒状结构内部与酶的催化部位相接触而遭到水解破坏α3亚单位控制α环的关闭,与其它α亚单位的N末端相互作用α环的7个亚单位均无催化活性,但它们可提供不同调节亚单位复合体(19S或11S复合体等)的锚定位点α亚单位含核定位信号,可标定蛋白酶体进入核内允许降解产物出蛋白酶体1)20S蛋白酶体19S调节颗粒位于20S蛋白酶体的一端或两端,与20S蛋白酶体结合后可显著提高其活性19S复合体由17个不同的亚单位构成,这些亚单位又分为两部分:盖部(lidsubcomplex)基底部(basesubcomplex)122)19S调节颗粒CBA去泛素化作用连接基底部和盖部参与靶蛋白的识别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对蛋白质的降解1)靶蛋白的选择N端原则(N-endrule):蛋白质的半寿期与N-末端的氨基酸残基的关系。蛋白质开始合成时,N端的第一个氨基酸都是甲硫氨酸(细菌中为甲酰甲硫氨酸),合成后被特异的氨基肽酶水解,然后由氨酰-tRNA蛋白质转移酶(aminoacyl-tRNA-proteintransferase)把一个信号氨基酸加到某些蛋白质的N端,最终在蛋白质的N端留下一个不稳定的或稳定的氨基酸残基。N-末端氨基酸为蛋氨酸的蛋白质半衰期大于20小时N-末端氨基酸为精氨酸的蛋白质半衰期仅2分钟细胞中的蛋白质处于不断地通过合成与降解来进行更新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