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一、定义
新型电力系统是以承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为前提,确保能源电力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电力需求为首要目标、以最大化消纳新能源为主要任务,以坚强智能电网为枢纽平台,以源网荷储互动与多能互补为支撑,具有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基本特征的电力系统。
二、新的体现
1、电源的构成:?由确定性可调控的大型化石能源发电的常规电源,逐渐转移到具有随意性、间歇性、波动性的可再生能源为主的电源;
2、电网形态:由“输配用”单向逐级输电网络向多元双向混合层次结构网络转变,从交流骨干网架与直流远距离输送为主过渡到交流电网与直流电网互联的形态。
3、负荷特性:电动汽车、虚拟电厂、分布式储能系统等新型负荷的出现,终端负荷特性从被动型逐渐过渡到灵活互动的主动型。
4、技术基础:新型电力系统呈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特点,新型电力系统物理形态将从以同步发电机为主导的机械电磁系统,转变为由电力电子设备与同步机共同主导的功率半导体、铁磁元件混合系统。??
5、运行特性:由“源随荷动”单向计划调控向源网荷储多元协同互动转变,从传统源荷实时平衡模式,向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的非完全源荷间实时平衡模式转。??
三、四大特征
1、安全高效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基本前提。
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通过提升可靠支撑能力逐步向系统主体电源转变。煤电仍是电力安全保障的“压舱石”,承担基础保障的“重担”。多时间尺度储能协同运行,支撑电力系统实现动态平衡。“大电源、大电网”与“分布式”兼容并举、多种电网形态并存,共同支撑系统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的电力市场与碳市场、能源市场高度耦合共同促进能源电力体系的高效运转。
2、清洁低碳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目标。
新型电力系统中,非化石能源发电将逐步转变为装机主体和电量主体,核、水、风、光、储等多种清洁能源协同互补发展,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及发电量占比下降的同时,在新型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的引领下,电力系统碳排放总量逐步达到“双碳”目标要求。各行业先进电气化技术及装备发展水平取得突破,电能替代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电能逐步成为终端能源消费的主体,助力终端能源消费的低碳化转型。绿电消费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完善,绿电、绿证交易规模持续扩大,以市场化方式发现绿色电力的环境价值。
3、柔性灵活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
新型电力系统中,不同类型机组的灵活发电技术、不同时间尺度与规模的灵活储能技术、柔性交直流等新型输电技术广泛应用,骨干网架柔性灵活程度更高,支撑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系统和外送消纳。同时,随着分布式电源、多元负荷和储能的广泛应用,大量用户侧主体兼具发电和用电双重属性,终端负荷特性由传统的刚性、纯消费型,向柔性、生产与消费兼具型转变,源网荷储灵活互动和需求侧响应能力不断提升,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辅助服务市场、现货市场、容量市场等多类型市场持续完善、有效衔接融合,体现灵活调节性资源的市场价值。?
4、智慧融合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必然要求。
新型电力系统以数字信息技术为重要驱动,呈现数字、物理和社会系统深度融合特点。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海量异构资源的广泛接入、密集交互和统筹调度,“云大物移智链边”等先进数字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各环节广泛应用,助力电力系统实现高度数字化、智慧化和网络化,支撑源网荷储海量分散对象协同运行和多种市场机制下系统复杂运行状态的精准感知和调节,推动以电力为核心的能源体系实现多种能源的高效转化和利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低年级《新时代思想读本》第1讲第二课《我自豪我是中国人》教学课件.pptx VIP
- 保险行业转型培训课程打造创新保险产品与服务模式.pptx
- 阑尾腹腔镜手术.pptx VIP
- 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与前景展望培训.pptx
- 安吉物流汽车零件配送中心优化方案设计.pdf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专家版11第十一讲 中华一家与中华民族格局底定(清前中期).pdf VIP
-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全文 .pdf VIP
- 2021年12月大学英语三级(A级)真题试卷.pdf
- 安徽省合肥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英语试题(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