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防诈骗讲解课
件视频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目录
壹贰叁
诈骗类型介绍诈骗识别技巧防范措施建议
肆伍陆
案例分析与教育法律法规与支持互动与反馈
第一章
诈骗类型介绍
常见诈骗手段
01020304
冒充官方机构诈骗网络钓鱼中奖诈骗投资理财骗局
诈骗者常伪装成政府或银通过发送含有恶意链接的诈骗者通过电话或短信告承诺高额回报,诱导受害
行工作人员,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或短信,诱导受知受害者中奖,要求支付者投资虚假的金融产品或
短信要求转账或提供个人害者输入账号密码等敏感税费或手续费以领取奖金。项目,最终导致资金损失。
信息。信息。
高科技诈骗案例
诈骗者通过假冒银行等官方机构的电子邮件或网站,
网络钓鱼攻击
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财务数据。
利用社交平台,诈骗者通过建立虚假身份,诱导受
社交工程诈骗
害者泄露敏感信息或进行转账。
手机应用恶意软诈骗者开发看似合法的手机应用,实则含有恶意代
件码,用于窃取用户的银行信息和个人数据。
社交媒体诈骗特点
创建虚假慈善或求助信
伪装成熟人或名人发布虚假信息或广告利用社交工程技巧
息
诈骗者常通过假冒熟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虚诈骗者通过社交工程诈骗者在社交平台上
人或名人账号,利用假的优惠信息或广告,技巧获取个人信息,发布虚假的慈善或求
社交网络的亲密性进诱导用户点击链接或进而实施精准诈骗。助信息,骗取同情和
行诈骗。转账。捐款。
第二章
诈骗识别技巧
识别虚假信息
检查信息来源
01
在接收任何信息时,首先应核实信息来源的可靠性,避
免轻信未经验证的消息。
辨识不一致细节
02
诈骗信息往往包含细节上的矛盾或不一致之处,仔细阅
读并对比信息中的细节可以帮助识别虚假信息。
警惕紧急或威胁性语言
03
诈骗信息常使用紧急或威胁性的语言来迫使受害者快速
做出反应,对此类信息应保持警惕。
防范心理操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