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莫言《说风》阅读答案
说风(节选)
莫言
2022年“五四”前夕,我曾在公众号上向年轻的朋友们寄语,希望大家不要被大风吹倒。
十几年前,我初获诺贝尔文学奖时,社会关注度很高,说好的有,说不好的也有,一时间议论纷纷。那时,我曾对媒体表达过我的态度:“心如巨石,八风不动。”
民间文学中曾流传着苏东坡与佛印禅师的故事。说苏东坡被贬谪后修炼佛学,自觉境界大进,便写了五个字让书童给好友佛印送去。佛印看到纸上写着“八风吹不动”五个字,便回了两个字“放屁”,让小和尚给苏东坡送去。苏东坡看了,很是生气,便去找佛印理论。佛印笑着说:“你不是‘八风吹不动’吗?怎么叫个屁给吹过来了?”这故事大半是假的,但也说明了一个人要修炼到“八风不动”是十分困难的。
我小时候听邻居大叔讲过邻村一位高人许大爷的故事,说许大爷赶集时,买了个瓦盆,用绳子捆好,背着往家走,几个小孩子在他身后追逐打闹,不慎撞碎了他的瓦盆,瓦片纷纷落地。许大爷继续往前走,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旁人问他盆被碰碎,为什么连头都不回,他说:“回头难道就能囫囵起来吗?”现在回想起来,许大爷的话很有哲理,许大爷的表现很有境界。事情已经发生且无法改变,纠缠徒增烦恼,那就不如径直往前走去。
写到这里,我刷了一会儿视频,看到海南岛正遭受着十七级台风的袭击。那是真正的暴风骤雨,拔树摇楼,惊天动地。这样的大风蕴含着多大的能量啊!人类在发明蒸汽机、发明电之前,就开始借助风的力量做工,让风催动叶片,带动轮轴转动石磨,粉碎粮食。渔民则发明了帆,让风驱动船在大海上航行。20世纪70年代,我们村有几个拉地排车搞运输的人,他们在地排车上扎制了简单的帆篷,借助风的力量,使地排车如船般行进。借风发电,借风乘凉,甚至借风打仗。人类的进步史,很大一部分是利用风的历史。尽管龙卷风、台风有巨大的破坏力,但地球上没了风,一切也就无法运转了。
前不久余华写了一篇关于风的文章,让我在公众号上发表。为了推介他这篇美文,我重温了宋玉的《风赋》,其中有一句“快哉此风”,被我改成“妙哉此风”作了推介文章的题目。赋中还有句“空穴来风”,已成为使用很广泛的成语。这篇传承千古的妙文让我感慨万分,我所感慨的并非这些个成语,而是我们已经失去了制造成语的能力与机会。鲁迅他们那辈人,还能够制造出一些成语,而我们这一代作家,好像鲜有成语的制造者了。网络上倒是经常会出现一些流行词,但这些新词都比较短命,流行一阵就被弃之不用了。
宋玉在《风赋》中忽悠楚襄王,将风分为大王之雄风和庶人之雌风。动物分公母,植物有雌雄,但将风分为雌雄,这想象力也是登峰造极。他的文章里出现多个被人当成词语广泛使用的词,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从视频中看到,在这次“摩羯”台风中,有几位勇敢者想出去试试风的威力,虽然他们极力想站稳脚跟,但又如何能与风抗衡。他们幸亏抱住了大树才没被刮走。面对着这样的事实,我那句“不被大风吹倒”的寄语,就不正确了吧。
最后,我讲个“风浴”的故事来结束这东拉西扯的小文章吧。几十年前在我们村前那道沙梁上的一个风口,每年的二月初二“龙抬头”后不久,乍暖还寒时节,我们一群七八岁、十来岁的男孩子,会在一个东南风大作的日子,不约而同地集合在沙梁的最高处,将穿了一冬的破棉袄脱下来,挂在酸枣树枝上。当时,大多数孩子的棉袄里是不套衣裳的,不是不想套,确实是没的套,那么,脱了棉袄也就是光着脊梁了。那些在棉袄里还套着一件单衣的,也立刻脱下来。大家都光着脊梁,迎着风,拍打着胸膛,摩挲着脸、脖子与手能够得着的地方,嗷嗷叫着,十分地亢奋。在风里,肯定会有存了一冬天的灰垢与皮屑飞舞,但我们看不见。然后便把棉裤也脱了,大家又是一阵狂叫。在愈加嚣张的叫声中,都放下一切思想包袱,解放身心于天地之间,于略带潮气、似乎带着海洋气息的东南风里。这样的风是好风,是能够带来贵如油的春雨的风,也是能让渔民乘着去远航的风。这样的风如果被宋玉一描写,天知道会美成什么样子啊!我们在风中追逐着,打闹着,喊叫着,感觉到整个人都清爽了,然后便穿上衣服回家去。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借苏东坡与佛印禅师的故事,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人要修炼至“八风不动”的境界殊为不易,哪怕是如苏东坡般的大文豪,也难免被外界影响心境。
B.?作者在文中追溯了人类利用风的历史,这体现了风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其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让我们重新认识到风的价值和意义。
C.?作者由宋玉的《风赋》而感慨现代作家鲜有制造成语的能力与机会,网络流行词虽层出不穷,但却缺乏持久的生命力,这反映了当代文化的某种缺失。
D.?作者反思那句“不被大风吹倒”
寄语不正确,是因为他看到在台风中人类根本无法与风抗衡,这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自身观点的否定。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