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文摘要
荧光碳量子点(CDs)已成为新型纳米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研究人员对
其性质和潜在应用进行了研究。随着技术的发展,获得碳点的合成方法涌现出很多,
而自下而上法仍是使用最广泛的合成方法之一。碳点具有许多突出的特性,例如显著
的光稳定性、超低的细胞毒性、优异的生物相容性、易于表面功能化和显著的化学惰
性。因此,它们在传感器、生物成像、药物递送和光催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价铁离子(Fe3+)在自然环境、食物和生物系统中含量丰富,在人体和环境中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人体可以从水、水果和蔬菜中吸收Fe3+。适量摄入Fe3+
在人类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体内Fe3+含量异常会引起多种机能障碍。本研究第
一个体系是利用氯化镍和邻苯二胺(o-PDA)为前驱体,采用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合成
1
了镍掺杂碳点(Ni-CDs),其量子产率为6.67%。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FTIR)、紫外荧光光谱等详细研究了碳点的结
构和光学特性。Fe3+能强烈猝灭Ni-CDs1的荧光,且Ni-CDs1对Fe3+表现出良好的选
择性和抗干扰性能。深入研究了Fe3+对Ni-CDs1的猝灭机理,并将所构筑的探针用于
实际样品分析,证明了Ni-CDs1在实际样品中对Fe3+检测的可行性。
pH和水在化学、环境和生理监测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一种
简单、灵敏的多模式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第二个体系以氯化镍
(NiCl•6HO)和间苯二胺(m-PDA)为前驱体,采用水热法制备了镍掺杂碳点(Ni-
22
22
CDs),Ni-CDs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优异的抗光漂白性。镍掺杂提高了碳点的荧
光量子产率(从21.4%提高到30.3%),使其对pH和水高度敏感,分别基于脱质子和
2
聚集机制实现对pH和水的检测。Ni-CDs可以通过荧光法和智能手机法分别检测pH,
检测的线性范围分别为6.0-9.0和6.0-11.0。在二甲基亚砜(DMSO)、二甲基甲酰胺
(DMF)和四氢呋喃(THF)中,基于Ni-CDs2对水的检测限(LODs)分别为0.0112%、
0.0144%和0.0060%。此外,Ni-CDs2已成功用于真实样品中pH检测,取得了令人满
意的检测结果。
关键词:镍掺杂碳量子点;Fe3+;pH;水
I
目录
中文摘要I
ABSTRACTIII
第一章绪论1
1.1碳点的合成1
1.1.1自上而下合成法1
1.1.2自下而上合成法4
1.2碳点的性质6
1.3碳点的表征7
1.4碳点的应用8
1.5立题背景与研究内容10
1.5.1立题背景10
1.5.2研究内容11
1.5.3创新点11
第二章黄色发光碳点用于三价铁离子检测13
2.1引言13
2.2实验部分14
2.2.1实验仪器14
2.2.2实验试剂14
2.2.3Ni-CDs1的制备14
2.3结果与讨论15
2.3.1Ni-CDs1的表征15
2.3.2Ni-CDs1的光学性能17
2.3.3Ni-CDs1检测三价铁离子19
2.3.4Ni-CDs1检测二价铁离子21
2.3.5Ni-CDs1检测过氧化氢2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