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经方运用思路及医案选评.ppt

  1. 1、本文档共1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剂尽,头痛十去其七,遵前法减少小承气汤三药的用量,再服2剂,4剂药尽,头痛已止,脉息平和,其它症状均见好转,唯感近两天睡眠梦多,嘱其用天王补心丹一合而愈,半年来随访未出现头痛。[赵自弟.小承气汤加味治疗头痛.陕西中医.2004,25(2):176]本例患者病始于情志郁怒之后,头痛、胸胁不适为肝气上逆,外感之后,风热上扰,气血逆乱,故见口干咽燥,烦躁不安,小便黄少,大便干燥,病已属气逆热升,转为阳明。阳明热盛,故见舌质红、苔黄腻,脉沉涩有力,符合阳明腑实热结之证。用小承气汤泄热通便,加山栀子、黄芩、菊花、玄参等皆在导气下行,疏风清热,而清利头目,故获得了理想的效果。第91页,共1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旋覆代赭汤的临床运用 原文161条曰:“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太阳表证,发汗或吐下后,表邪虽得解除,但由于吐下伤于脾胃,运化失职,水湿内聚生痰,造成胃虚而痰阻气滞,本方则为胃虚痰阻,噫气不除而设。因本方具有降逆化痰、益气和胃的作用,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在临床上用于中焦气化无力,升清降浊失权,脾胃运化障碍或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的心下痞硬,噫气不除,头昏头痛、恶心呕吐、眩晕等证,均可收到较好疗效。第59页,共1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胃虚气逆,痰气交阻(呃逆) 胃主受纳而腐熟水谷,其气下行,以和降为顺。若因邪气犯胃,或胃虚痰阻,气机失降而上逆则易见到呕吐或呃逆。 刘某,女,42岁,呕吐反复发作30余年。近几年来发病频繁,由开始数月一发,到3~5日一发,虽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而求治于中医。自述每发则食后尽吐,夹杂清水痰涎,胸脘痞闷,吐后卧床休息,3~4餐饮食不能进,渐次好转,苔白腻,脉细滑。排除肝、胆疾病。胃镜报告浅表性胃炎,伴轻度糜烂。证属胃虚气逆,痰气交阻。治宜益气和胃,降逆止呕,化痰下气。方用旋覆代赭汤加味:旋覆花15g(包),代赭石30g,党参15g,法半夏15g,茯苓12g,砂仁10g(后下),台乌6g,甘草6g,生姜5片,大枣3枚。水煎服,每日一剂。3剂后诸症好转,呕吐未发。继以上方6剂,脘痞消失,呕吐未发,舌淡红,苔白微腻,脉细。为巩固疗效,上方去台乌,改法半夏为清半夏12g,代赭石15g,续服12剂。随访1年未再发病,食增体健。第60页,共1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本例患者呕吐反复发作30余年,久病不愈,胃气日虚,气逆日甚,痰气交阻,气机升降失常,故呕吐日趋加重;胸脘痞闷,头晕嗜卧,乃清气不升,浊阴不降所致,舌淡红,苔白微腻,脉细为胃虚痰滞之象。故治以降逆止呕,益气和胃,化痰下气之旋覆代赭汤加味,旋覆花降气化痰,代赭石重镇降逆,二药配伍,善治胃失和降所致的嗳气、呃逆、呕吐等症,为方中主药,配半夏、生姜降逆和胃,化痰散结,为辅药;党参、茯苓、甘草、大枣益气和胃;台乌、砂仁、沉香既降逆止呕,又能温中行气。正合“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意。诸药合用,使中焦健运,痰浊得除,清升浊降,脘痞呕吐等症得解。第61页,共1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肝气郁结,痰涎凝聚(梅核气)旋覆代赭汤临床常用于治疗肝气不畅而痰浊内阻之证。痰气互结的原因多为情志所伤。因心情抑郁、肝气郁结必乘克于脾,脾失健运则积湿生痰,痰气互结阻于咽喉,患者自觉咽喉中有异物感,无疼痛,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不碍饮食,时轻时重,伴精神抑郁,胸胁胀痛,纳呆,困倦,消瘦,妇女月经不调,舌暗,脉弦。中医称之为梅核气病。常以疏肝解郁,消痰散结之法治之。魏某,自述平素急躁易怒,常郁闷不乐。一月前于生气后进食,即觉有物滞留于咽部,吞之不下,吐之不出,情志舒畅时可暂缓解,生气后症状加剧,伴心下痞硬,两胁胀闷,噫气稍舒,诊见:舌苔白腻,脉弦。处方:旋覆花(包)9g,代赭石15g,半夏9g,生姜9g,甘草6g,大枣3枚,厚朴5g,茯苓9g,苏叶4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温服。二诊:服上方7剂后咽部异物感消失,余症减轻,上方续服5剂,并嘱其保持精神乐观,避免生气。三诊:诸症悉除,嘱服逍遥丸二周以善后。第62页,共1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本病西医或称之为“癔球症”,属于慢性咽喉炎、神经官能症等病范畴,好发于成年女性。多由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循经上逆,结于咽喉;或肝郁脾滞,津液不得输布成痰,痰气结于咽喉引起。临床多用半夏厚朴汤治之。然而本例患者伴心下痞硬,噫气稍舒等症,故处以旋覆代赭汤加减。原方去党参之壅滞;加厚朴、茯苓、苏叶,与半夏、生姜等相伍,亦有半夏厚朴汤之意。诸药共奏降逆化痰,行气解郁之功,故本证用之,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shun20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