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51
年春江苏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答案
一、单选题
1、1871年3月,巴黎工人起义并成立巴黎公社,马克思代表第一国际写出了著
名的(),高度赞扬了巴黎工人的伟大创举,科学总结了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
A、《法兰西阶级斗争》
B、《法国革命》
C、《法兰西内战》
D、《哥达纲领批判》
正确答案:C
2、马克思主义的()是以阶级性为深刻基础的,是无产阶级先进性的体现。
A、人民性
B、群众性
C、真理性
D、科学性
正确答案:A
3、恩格斯说:“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东西远胜于鹰;狗比人
具有锐敏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作各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
一也辨别不出来。”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加
完善之外,还因为()。
A、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活动
B、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
C、人不仅有理性还有非理性
D、人不仅有直觉还有想象
正确答案:B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A、前者吸取了具体科学的成果,后者没有吸取具体科学的成果
B、前者以实践为出发点和归宿,后者不懂得实践的意义
C、前者是理论化的世界观,后者不是理论化的世界观
D、前者是科学,后者是非科学
正确答案:B
5、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
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
A、有其因必有其果
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
C、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D、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正确答案:D
6、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来看,()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A、实践
B、阶级
C、群众
D、革命
正确答案:A
7、新时代的判断依据是:()。
A、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
B、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C、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D、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正确答案:A
8、社会存在又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列不属于社会存在的选项是()。
A、物质生产方式
B、科学技术
C、人口因素
D、地理环境
正确答案:B
9、()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A、联系发展规律
B、量变质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对立统一规律
正确答案:D
10、1876-1878年,恩格斯写出了(),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A、《哥达纲领批判》
B、《法兰西内战》
C、《反杜林论》
D、《共产党宣言》
正确答案:C
11、霍金以其“黑洞理论”闻名于世,但他并未因此获诺贝尔奖。有诺贝尔奖评
委会委员认为,原因在于霍金这一理论还没有得到验证;霍金也承认是因为他的
黑洞理论还没有被观测或者被实验所证实。这说明()。
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认识的真理性必须由实践检验
D、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正确答案:C
12、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最核心的部分是()。
A、宗教思想
B、国家政权
C、政党组织
D、政治法律制度
正确答案:B
13、关于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起作用及地位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A、人口因素是最重要的,因为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
B、自然条件和人口因素两个都是最重要的,因为它们都是基本前提条件
C、社会生产方式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
D、自然条件是最基本最重要的
正确答案:C
14、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
成部分。
A、科学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D、马克思主义逻辑学
正确答案:A
15、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性飞跃。
A、第三次
B、第四次
C、第二次
D、第一次
正确答案:D
16、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
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
A、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B、要把事物看做一体
C、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D、要把握事物的度
正确答案:D
17、前几年我国中部地区遭遇严重旱灾。对这种长时间、大范围的旱灾,我们没
能作出准确预测。这件事说明()。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世界的不可知性
C、人的认识仅仅是对客观事物的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春江苏开放大学大学英语B1作业2答案.docx
- 2025年春江苏开放大学环境工程制图与CAD第二次形考作业答案.pdf
- 2025年春江苏开放大学环境工程制图与CAD第二次形考作业答案.docx
- 2025年春江苏开放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第二次作业答案.docx
- 2025年春江苏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1答案.docx
- 2025年春江苏开放大学地基基础第一次形考作业答案.pdf
- 2025年春江苏开放大学地基基础第一次形考作业答案.docx
- 2025年春江苏开放大学计算机网络第1次作业答案.pdf
- 2025年春江苏开放大学计算机网络第1次作业答案.docx
- 2025年春江苏开放大学仪器分析第二次形考作业答案.pdf
- (4篇)XX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培训心得体会汇编12.docx
- 汇编1154期-在培训班上的讲话汇编(3篇).doc
- 汇编1173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076期-主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doc
- 汇编1177期-学习心得体会汇编(3篇)112.doc
- (6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心得体会汇编.docx
- 汇编1166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从严治党、担当作为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174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教育13期-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参考汇编(3篇).doc
- 汇编1458期-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提纲参考汇编(3篇)123.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