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5年云南省宣威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知识点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150题)
1、表达∶露骨∶含蓄()
A.意见∶接纳∶反对
B.道歉∶虚伪∶真诚
C.成绩∶及格∶不及格
D.梦想∶实现∶追求
【答案】:B
2、2,18,33,48,64,()。
A.82
B.96
C.112
D.136
【答案】:A
3、在很多手机APP中,都存在过度采集信息的问题,并引起公众的疑虑,用户一旦授权APP采集这些信息,最担忧的就是隐私信息的安全问题,而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绝对的信息安全几乎不可能实现。近年来,美国的脸书泄露用户事件,以及国内最近的大数据“杀熟”,可谓殷鉴不远,作为最基础的电信服务提供商,运营商拥有数以亿计用户的隐私数据,一旦出现问题,后果更是难以估测。由此可推出()
A.必须规范手机APP和电信运营商对隐私信息的采集与使用
B.个人必须注重信息安全,尽可能少使用手机APP
C.国内网络用户不要使用脸书,更不要注册
D.国家和个人必须抵制大数据“杀熟”,规范对大数据的采集与使用
【答案】:A
4、行业收入差异反映了行业壁垒的存在,其给予社会的直接影响就是个人的价值可能是无用的。在市场经济社会,最有价值的本是人才,一个人只要有能力,在不同行业都应该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但是在行业壁垒存在的现实中,个人的价值让位于行业的价值,个人的价值由行业的价值体现,而不是由个人体现,当然此种情况下行业的发展也将受到制约。同时,由于进入行业的机制并不是自由竞争,行业收入差异还将让人们看到公平的缺失和缺位一一那些没有能力但有关系进入高收入行业者,他们仅仅因为能够进入而成为了更有价值的人。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A.行业壁垒的存在体现了用人机制的不公
B.个人价值的高低不应该由行业价值来评估
C.行业收入差异使人们对个人价值的评判发生扭曲
D.行业壁垒使得真正的人才往往被拒之门外
【答案】:C
5、组织的领导者应该学会“弹钢琴”,这种说法指的是()。
A.领导者要全面地看问题
B.领导者要集中精力于领导和决策工作
C.领导者应该是懂行的专家
D.领导者应该具有开放型的性格
【答案】:A
6、化感作用是指一种植物通过向环境释放化学物质而对该种植物或周围植物(包括微生物)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化感作用的是:()
A.在人参上喷洒的农药被土壤吸收后,会杀死土壤中的硝化细菌和氨化细菌
B.葡萄树的叶、皮会释放葡萄糖代胡桃醌从而杀死胡桃树下的植物
C.桉树叶中分泌出来的酚类物质被雨水冲刷下来后对附近亚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D.黑麦残株经微生物分解后产生羟基肟酸,影响自身的生长发育
【答案】:A
7、假设五个相异正整数的平均数是15,中位数是18,则此五个正整数中的最大数的最大值可能为()。
A.24
B.32
C.35
D.40
【答案】:C
8、行政行为应依法实施,遵守法定权限、法定条件、法定要求和法定程序。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行政规定均不得与法律相抵触,不得规定依法只能由法律规定的事项。这是行政程序法的()。
A.正当程序原则
B.依法行政原则
C.公开原则
D.参与原则
【答案】:B
9、知识沟假设认为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处于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获得媒介知识的速度是不同的,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将比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差距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知识沟和代沟一样是一种比喻的说法
B.在现代知识沟扩张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C.知识沟由社会经济地位的差距决定
D.获得知识越快速的人知识沟就越深
【答案】:D
10、某单位男女干部人数相等,男干部中60%有基层工作经历,女干部中50%有基层工作经历,则在该单位全体干部中,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占()。
A.55%
B.60%
C.65%
D.70%
【答案】:A
11、①我们以后再看他的时候,就不会像第一次看见他的时候那样不带任何偏见②而是倾向于寻找那些与我们已经形成的第一印象相符合的信息③我们也不会去注意所有的信息④而是有了一定的倾向性⑤即使碰上与之相矛盾的信息,我们也往往会寻找借口,“自圆其说”⑥第一印象一经形成,就等于给一个人贴上一个标签排列组合最连贯的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⑥⑤③②④①
C.⑥③②①④⑤
D.⑥①④③②⑤
【答案】:D
12、两棵柳树相隔165米,中间原本没有任何树,现在这两棵树中间等距种植32棵桃树,第1棵桃树到第20棵桃树间的距离是()
A.90
B.95
C.100
D.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广东省连州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完整版.docx
- 2025年广东省吴川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小学教师类D类)强化训练题库带答案.docx
- 2025年云南省个旧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小学教师类D类)强化训练题库汇编.docx
- 2025年四川省江油市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试题含答案.docx
- 2025年浙江省慈溪市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试题完美版.docx
- 2025年湖南省常宁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强化训练试题集附答案.docx
- 2025年四川省峨眉山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小学教师类D类)强化训练题库参考答案.docx
- 2025年甘肃省临夏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强化训练试题集带答案.docx
- 2025年云南省蒙自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小学教师类D类)强化训练题库完美版.docx
- 2025年吉林省榆树市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试题完美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