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1
试卷第=page22页,共=sectionpages1717页
2025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长沙卷)
历史·全解全析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假如你是距今约7000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下列在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 B.C.D.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D是半坡居民的房屋,在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不可能出现。D符合题意;A项是骨耜,河姆渡居民时期使用骨耜作为工具,B项是河姆渡人制造的陶器,C项是河姆渡人居住的干栏式房屋,所以ABC项可能出现,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2.从下面表格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趋势是春秋战国时期()
时间(公元前/年)
770
720
620
520
420
320
270
220
诸侯国数量(个)
123
116
58
38
23
18
11
1
A.疆域不断扩展B.人口逐步减少C.战争日渐残酷 D.国家走向统一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一的表格我们看出,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国的数量不断减少,最终到公元前220年,只剩下一个,结合所学知识,这是秦已经统一六国,完成了国家统一,所以这反映出的趋势是国家走向统一,D项正确;诸侯国数量减少与疆域不断扩展无关,排除A项;诸侯国数量减少并不意味着人口逐步减少,排除B项;诸侯国数量减少不能体现战争是否残酷,排除C项。故选D项。
3.晚唐诗人杜荀鹤,诗名远播却屡试不中,发出“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的感慨,并写下“闭户十年专笔砚,仰天无处认梯媒”的诗句。这反映了唐代科举()
A.忽视对文化内容的考察 B.受魏晋以来选官制度的影响
C.以家世门第为选拔标准 D.推动了古代文化的繁荣发展
【答案】B
【解析】材料“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体现的是唐朝的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家族势力的影响,B符合题意;科举制的选拔标准以考试成绩为主,注重对文化知识的考查,AC排除;材料没有体现推动了古代文化的繁荣发展,D排除。故选择B。
4.“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答案】D
【解析】根据“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实行三公九卿制;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宋代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军事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政权;元代设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统领六部,长官行使宰相职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军事权;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君权战胜相权,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5.“五四运动”是民国时期流行话题的分水岭。五四运动前流行话题多为孔教、文学改革、国语统一、女子解放、教育改良,五四运动后流行话题多为平民、劳工、劳动、阶级,流行话题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资产阶级民主科学思想传播 B.传统文化影响根深蒂固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反帝反封建任务的完成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五四运动前流行话题多为孔教、文学改革、国语统一、女子解放、教育改良,五四运动后流行话题多为平民、劳工、劳动、阶级”结合所学可知,马克思主义在五四运动后在中国广泛传播,其内容涉及平民、劳工、劳动、阶级,因此其原因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C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前期传播民主科学,排除A项;传统文化影响根深蒂固不能从题干材料中得出,排除B项;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排除D项。故选C项。
6.“春联”可以折射出社会的风貌。1974年的一副春联: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20世纪80年代的一副春联: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中国农民生活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经济特区的建立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1974年的一副春联: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2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中考第一次模拟卷:道德与法治(黑龙江卷)(解析版).docx
- 2025年中考第一次模拟卷:道德与法治(黑龙江卷)(原卷版).docx
- 2025年中考第一次模拟卷:地理(黑龙江省卷)(原卷版).docx
- 2025年中考第一次模拟卷:化学(哈尔滨卷)(解析版).docx
- 2025年中考第一次模拟卷:化学(哈尔滨卷)(原卷版).docx
- 2025年中考第一次模拟卷:历史(哈尔滨卷)(原卷版).docx
- 2025年中考第一次模拟卷:生物(黑龙江卷)(解析版).docx
- 2025年中考第一次模拟卷:生物(黑龙江卷)(原卷版).docx
- 2025年中考第一次模拟卷:数学(黑龙江卷)(解析版).docx
- 2025年中考第一次模拟卷:数学(黑龙江卷)(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