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夺冠系列】.docxVIP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夺冠系列】.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

1.下面食物中,属于动物类食物的是(??)。

A.卷心菜????B.豆腐????C.螃蟹

2.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是(??)。

A.音带?????B.声带????C.听小骨

3.下列现象中,说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的是(?)。

A.鱼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走?????B.游客听到瀑布倾泻而下的声音?????C.海边的人听到海浪拍击岩石的声音

4.当我们吹笛子时,我们听到了声音,这是因为(??)。

A.笛子的振动发出了声音?????B.笛子和空气的振动发出了声音?????C.空气的振动发出了声音

5.世界无烟日是在每年的哪一天?(??)

A.3月31日?????B.5月31日?????C.7月31日?????D.8月31日

6.下面交通工具中,用重力作动力的是(??)。

A.电动车???B.轮船???C.下滑的缆车

二.填空题(共6题,共18分)

1.长在树上的水果成熟后,会落到地面,这是由于水果受到(???)。

2.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振动引起的。

3.人每天摄取最少的食物应该是(???),这类食物含有丰富的(???)。

4.肺活量的大小对身体的影响。肺活量大的人,身体供氧能力(???)。如果一个人的肺活量较小,就说明他的摄氧能力和排出废气的能力较差,那么一旦身体需要大量耗氧时,就会出现供氧不足、头痛、头晕、胸闷等症状。

5.把食物涂抹在纸上留下油迹,说明食物中含有(???)。

6.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交换,使(???)进入血液,同时排出(???)。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橡皮筋的安装方法与小车运动方向无关。(??)

2.只要我们对物体用力,物体就能发出声音。?(?)

3.任何环境下物体都存在重力。(??)

4.平常吃的小零食不属于食物。(???)

5.人运动、工作等活动中消耗的能量来自食物。(??)

6.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发出的声音高低不同。(??)

四.连线题(共1题,共3分)

1.将下列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与功能连起来。

五.填表题(共1题,共10分)

1.根据你对耳朵的了解,完成下表。

六.简答题(共3题,共15分)

1.在相同力量下,能影响弦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因素有哪些?

2.为什么说“一个巴掌拍不响”?

3.图中是一种常见的听诊器。人体内微弱声音为什么能清晰地传递到医生的耳朵中?

七.综合题(共4题,共24分)

1.实验目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相同的鼓,在按压的时候(???)(填“会”或“不会”)发出声音,在敲击的时候(???)(“会”或“不会”)发出声音。这说明物体必须(???)才会发出声音。

2.唐代诗人胡令能写过一首诗:“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讲的是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晨风了他的身影。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因为他怕声音会吓跑将要上钩的小鱼。此诗表明(???)和(???)可以传声。

鱼在水中能听到岸上的声音,水是怎样传播声音的?

3.请在图中用“高→低”或“低→高”来表示声音的变化规律。

通过比较我发现声音是由(???)产生的,一般短的、细的物体(???)快,所以音就(???),而长的、粗的物体(???)慢,所以音就(???)。

4.我国古诗词中有很多对声音的描述,请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1.唐代诗人李白在夜宿山寺中有这样的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句诗中的“高”指是(??)。

A.声音的高低?????B.声音的强弱????C.声音尖锐与否

2.唐代诗人杜甫在赠花卿中有这样的诗句:“此曲只因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句诗是形容声音很(??)。

A.悦耳?????B.很刺耳????C.很嘈杂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A

4.C

5.B

6.C

二.填空题

1.重力

2.空气柱

3.油脂类;脂肪

4.越强

5.脂肪

6.气体;氧气;二氧化碳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连线题

1.如下:

五.填表题

1.声音;声波;振动;信号;大脑

六.简答题

1.弦的长短、粗细和松紧都会影响声音的高低。

2.因为一个巴掌无法受力而产生振动,也就不能发出声音。

3.听诊器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的性质,减少声音的分散可有效

文档评论(0)

133****380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