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简历:
1962-1967重庆大学采矿系,
1967年-1982在江西乐平矿务局沿沟矿工作,曾任通风区长和工程师,
1982年-1989年在美国密执安理工大学采矿系留学,获硕士、博士学位,
1989年-1991年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从事博士后研究,后留校工作至今,
1993年-1995年在美国密执安理工大学合作科研。
;
;;;第一局部
煤矿重大灾害防治与应急处置的新理念;二、2000-2021重大和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2004-2021,是1960年以来我国死亡百人煤矿特别重大事故的高发期
1、2004.10.226郑州大平矿难死亡148人〔突出引起进风区瓦斯爆炸〕;
2、2004.11.274铜川陈家山矿难死亡166人〔下隅角强制放顶瓦斯爆炸〕;
3、2005.2.141阜新孙家湾矿难死亡214人〔冲击地压引起原低瓦斯风道瓦斯爆炸〕;
4、2005.7.4梅州大兴水灾死亡123人;5、2005.11.273七台河东风矿瓦斯爆炸死亡171人〔煤仓放炮引起煤尘爆炸〕;
6、2005.12.7唐山刘官屯矿瓦斯爆炸死亡108人。〔低瓦斯乡镇矿井〕;
7、2007.8.17山东新汶华源矿水灾2死亡181人(定性为自然灾害)。
8、2007.12.5山西洪洞瑞之源煤矿瓦斯爆炸瓦斯爆炸死亡105人。〔低瓦斯乡镇矿井〕
9、2021.11.21黑龙江鹤岗新兴煤矿瓦斯爆炸〔突出逆流引起卸煤仓进风区域瓦斯爆炸〕死亡108人。;三矿井通风系统的可靠性
可靠性:在正常生产条件下,矿井通风系统能保证矿井、采区、采掘工作面和各用风地点有足够风量供给的能力;
在正常生产条件打破的情况下,平安地恢复通风的能力;
在发生灾变情况下,控制风流流向、流量和抗灾减灾的能力。
;通风可靠的应用
1、矿井通风系统的合理性
回风巷与尾巷合并的合法性
尾巷应用的合法性
尾巷管理的平安性
风桥、风门的可靠性和数量
反风供电及防爆门的可靠性;;2、局部通风的合理性
1〕局部通风机及开关装设位置的合理性
局部通风机穿过风门密闭安设状态可能存在的隐患〔风速、瓦斯规定〕;风机;四、陈家山矿瓦斯爆炸事故
2004年11月23日10时、24日12时415工作面两次发生爆燃
2004年11月28日07时10分井下汇报听到爆炸声、安子沟风井防爆门被摧毁,有黑烟冒出。四采区发生爆炸事故,死亡166人,受伤45人。
2004年12月2日3:25、6:15、7:45、10:53又发生4次爆炸,没有再造成人员伤亡。
;415面爆源点;虚拟现实系统需借助专用软件显示三维动态灾变过程,因展示条件所限,本图仅以二维静态图形显示虚拟现实场景,虽然显示效果差,但也较清楚地显示出下隅角瓦斯爆炸的原因。所开发的虚拟现实系统能真实显示三维动态灾变过程,为事故调查和分析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
;总结瓦斯爆炸事故的致因;第二局部、对煤矿重大灾害防治的几点认识;;;1193〔下〕工作面切眼示意图;特别关注矿井突发事件诱发重大灾害事故〔3/5+1/5);;
灾害预防处理方案必须对于本矿不同易发灾害区域,制定针对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强的不同的人员撤退、风流控制和灾害处理的优化方案并防止或减少诱发继发性灾害的可能;
要做到高可靠性平安保障,采区、工作面应有有效的隔爆、抑爆设施和措施,应设置避灾峒室。;应加强可能出现的瓦斯逆流入侵区域的信息侦知、分析和防灾能力并加强对可能入侵区域的电器设备的防爆管理;
应注意设置防突风门并不一定能挡住高压瓦斯流,事故案例显示,高压瓦斯流即使不会破坏防突风门,也可能穿过防突风门与巷壁、水沟等间隙,逆流一段距离;还应注意传感器的相关参数〔位置、数量、种类、响应时间〕的合理选择如何有助于及时发现并综合分析瓦斯突出的相关信息,发出预警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三、“应急救援〞的内涵
应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救援-提高应对煤矿灾害的救灾能力。
在原发性灾害、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的应对能力:
1〕有限时间从有限信息——判定事故性质、影响范围和程度、可能诱发的灾害;
2〕提出和实施防范措施
〔两害相权取其轻〕
3〕随时酌情调整和应对情况变化
继续监测、分析和应对,加强联系能力;;为什么许多煤矿的矿井应急预案和灾害预防处理方案缺乏针对性、实用性?
1、认为煤矿灾害或突发事件因时因地千变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