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
T/CACM0112016
中成药上市后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
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Hospital-basedIntensiveMonitoringofpost-marketingchinesepatentMedicine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
目次
前言 玉
引言 域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及定义 1
4监测药品 2
5监测人群 2
6监测医疗机构 2
7监测者 2
8监测内容 2
9监测方法 2
10ADE/ADR的判读和处理 3
11监测质量控制 5
12监测数据的采集与管理 5
13监测数据统计分析 5
14监测文件的归档与保存 6
15伦理学原则 6
16监测注册 6
17专家委员会 6
附录A(资料性附录)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7
附录B(资料性附录)监测文件归档与保存 10
附录C(资料性附录)专家委员会的构成与职责 12
参考文献 13
前言
《中成药上市后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本规范冶)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定的规则起草。
本规范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提出。
本规范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
本规范负责起草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上市后再评价专业委员会。
本规范指导委员会专家:王永炎、翁维良、晁恩祥、季绍良、杜晓曦、曾繁典、易丹辉。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谢雁鸣、张允岭、马融、冼绍祥、朱明军、冷向阳、詹思延、刘建平、彭成、商洪才、赵玉斌、黎明全、刘健、李素云、温泽淮、孙晓波、杨忠奇、邹建东、孙洪胜、何燕、李学林、廖星、王志飞、黎元元、王连心、姜俊杰、常艳鹏、刘峘、张寅。
玉
引言
中成药在发挥临床疗效的同时,安全性问题亦不容忽视。报告ADR有两种重要的途径,首先是自发呈报系统,即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hina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CFDA)主导的,也是我国药品上市后安全监管中最常用的一种被动监测方法。作为早期预警系统,其作用是发现药品安全性信号,但具有无法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局限性。其次是医院集中监测的主动监测模式,可计算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特征。将医院集中监测与自发呈报系统相结合,共同推动药品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工作。为加强药品安全性监测工作,CFDA2013年下发了《生产企业药品重点监测工作指南》(食药监安函[2013]12号),从而指导企业开展重点监测工作。
目前医院的集中监测缺乏规范,如设计不合理、漏报、过程质量控制不严格、不良反应判读不规范等。因此,制定相关技术规范非常必要,有利于医疗机构规范开展医院集中监测,明确监测目的,并进行合理的监测设计、严格的质量控制等。
本规范参照国际药品上市后安全性监测模式和先进设计理念与方法,并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文件指导的框架下,结合中成药自身特点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中成药的医院集中监测技术规范。目的在于获得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类型、程度及临床表现,发现新的不良反应风险信号,确定危险因素,为制定风险管控计划提供依据,进而根据监测结论修改药品说明书,实现目标产品风险最小化,提高合理安全用药水平。
域
1
T/CACM011—2016
中成药上市后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开展中成药医院集中监测的医疗机构,可供从事中成药上市后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人员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1.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T_TAF 117-2022 智能终端设备间互信操作测试方法.docx
- T_CFA 0102033-2022 压铸锌合金标准.docx
- T_CFA 0203141-2021 绿色铸造设计产品 球墨铸铁管水冷金属型离心机通用技术要求.docx
- T_TAF 097-2021 智能终端设备间互信操作技术要求.docx
- T∕TAF 062-2020 物联网设备安全平台技术要求和分级方法.docx
- T_CFA 02010202.4-2021 非开挖管道施工用球墨铸铁顶管.docx
- T_CFA 0202031.7-2021 铸造用硅砂通用技术规范 第7部分:检验用标准硅砂.docx
- T_CFA 020209.1-2019 铸造用纸质浇道管、浇口杯.docx
- TAF-WG4-AS0008-V1.0.0-2017 移动终端安全环境安全评估内容和方法.docx
- T_TAF 087-2021 智能可穿戴设备安全 儿童电话手表安全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估方法.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