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压电缆头常见故障与防范措施(电气设备).pptx

高压电缆头常见故障与防范措施(电气设备).ppt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压电缆头常见故障与防范措施

一、高压电缆概况

二、电缆事件综合性剖析

中型配电装置二、电缆事件综合性剖析对发生事故的电缆头,进行了解剖分析,发现在附件安装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从剖开的图片可以清

晰的看到电缆被击出了一个直径5mm的小园洞,圆洞处的电缆主绝缘层上有一道很深的刀口划痕,长度为1/3电缆周长。经分析此划痕应为环切半导层时下刀力度过大造成的。此划痕对主绝缘造成了伤害,形成了薄弱点。在特定条件下,造成了电缆头被击穿。

中型配电装置二、电缆事件综合性剖析下图为XX线被击穿电缆头。从剖开的图片可以看到电缆被击出直径6mm的小园洞。圆洞周围的电缆主绝缘层有明显凹陷。应为处理半导层时,对主绝缘层没有打磨平整,形成了薄弱点。

中型配电装置二、电缆事件综合性剖析通过进一步的剖析,?此电缆头的主绝缘层上有明显凹凸不平的痕迹,应为剥离半导层时使用玻璃刮除的,击穿点周围的凹陷既是上述原因造成的。

中型配电装置二、电缆事件综合性剖析从剖开的电缆附件可以看到:电缆终端附件的内置半导应力管定位错误,发生了明显的位移。经测量与正确位置向下位移达3cm,下图为正确位置与实际制作位置的对比。这些缺陷的存在造成电缆头无法承受系统电压升高造成事故。

三、电缆附件安装不规范行为综述通过对发生事故的电缆头的剖析,可以发现电缆头的制作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规范的地方,造成电缆头存在薄弱点,在运行中,?一旦发生?电压波动,这些薄弱点就会发生击穿烧毁现象。因此,电缆头制作工艺存在问题是引发电缆头被击穿烧毁的重要原因。

可见电缆头的制作安装工艺是保证其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下面对目前实际工作中电缆头的制作过程中发现的会对电缆头造成较大影响的各种不规范行为进行描述。

中型配电装置A1:打磨不干净

半导层剥离后,对电缆主绝缘层上遗留物的打磨必须认真细致,彻底打磨干净。要将剥离半导的部分整体打磨得光滑平整无任何遗留物。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生工作人员简单的打磨几下,对绝缘层上的附着物不能完全打磨干净。

A2:长度不按要求切剥

对半导层的剥离长度,不同的电缆附件要求各不相同。电缆头在制作时,必须按照附件的要求尺寸进行半导层的剥离。此道工序中,常见不规范行为:工作人员凭经验工作,无论使用何种附件,不看说明书上的要求,都按固定尺寸剥离半导层。

A3:清洗过程重复污染

绝缘层打磨工序完成后,要使用专用的清洁纸进行清洗。清洗时,清洗纸环绕缆芯-周(清洗纸不可触及半导层),从下往上均匀用力,将剥离半导层的绝缘层清洗干净。此道工序常见不规范行为:工作人员上下来回随意擦拭,或擦拭范围过大,清洗纸触及半导层或电缆金属线芯,造成清洗过程中的污染。

A:半导层的处理常见不规范行为

中型配电装置B1:切除内护套时,下刀力度过大造成铜屏蔽层的损伤。

B:铜屏蔽处理不规范行为B2:不平整的地方,?不进行作钝化处理。

电缆的附件安装过程中,接地线的安装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但实际上接地线是非常重要的,此道工序的不规范行为主要表现为?C1:钢铠的尖端不做钝化处理。C:接地线的安装不规范行为

中型配电装置C2:去除钢铠时,工具向下用力过大,伤及电缆内护层、铜屏蔽甚至主绝缘。

C3:不使用专用材质固定铜编织带。铜编织带的固定必须使用经过消磁处理的恒力弹簧或使用铜线进行缠绕绑扎。

C4:偷工减料。铜编织带为双层结构,为便于安装,现场工作人员经常抽去内层,造成接地线截面积不足。

C5:混用接地极。?35kV?单芯电缆的铜屏蔽和钢铠的接地应分开接地。但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将铜屏蔽的接地和钢铠的接地绑扎在一起共用一个接地极。

中型配电装置D1:制作完成的电缆头在与线路导线或电力设备连接时,对电缆头的保护不到位,造成电缆头的损伤。

D2:为便于安装,用力弯折电缆头,与设备连接后的电缆头始终处于受力状态。

D3:电缆安装位置不合适,防雨裙起不到作用。

D4:铜铝不同材质连接时,不使用铜铝过渡或进行相关技术处理。

D5:电缆固定不使用专用电缆卡子,是用铁丝绑扎固定且绑扎处不加垫层。

D:电缆头的现场安装

中型配电装置四、防范措施A:提升工作人员责任心

电缆头的制作对工作人员的技艺要求较高,但对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要求更高,首先要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才能杜绝各种不规范行为的发生。

B:电缆工程实行全过程验收

电缆工程的验收应从电缆的展放开始直至工程结束,进行全过程验收。尤其要对电缆附件安装的整个过程要进行全面细致的验收。

C: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提高施工人员及验收人员的业务水平,特别是对电缆附件安装的理解,明白每道工序的步骤及内涵。

D:实行实名制管理。

电缆附件安装完成后,进行实名制挂牌管理。管理铭牌内容包括:附件安装工

文档评论(0)

学而思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而思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