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基床表层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具体项目名称],基床表层主要位于[具体位置]。基床表层厚度为[X]cm,采用[具体材料名称]作为填筑材料。其主要作用是直接承受列车荷载,提供良好的轨道支承条件,确保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二、编制依据
1.《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2.《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3.设计文件及相关图纸
4.现场实际勘察资料
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组织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技术交底。
编制基床表层施工专项方案,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其熟悉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
2.测量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控制点,使用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进行基床表层边界的测量放线,并设置明显的控制桩和水准点。
定期对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核,确保测量精度。
3.基底处理
基床底层施工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对基底进行清理,清除基底上的杂物、浮土等。
对基底进行平整和压实,使其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
4.材料准备
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具体材料名称],材料的各项指标应满足相关规范标准。
材料进场时,应附有质量证明文件,并按规定进行检验和试验。
对进场材料进行妥善存放,做好防潮、防雨等措施。
5.机械设备准备
配备足够数量的平地机、摊铺机、压路机、装载机、运输车辆等机械设备,并确保设备性能良好,能够正常运行。
对机械设备进行调试和维护,保证施工过程中设备的正常使用。
四、施工工艺及流程
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基底处理→拌合运输→摊铺碾压→检测验收
2.拌合运输
在拌合站采用强制式搅拌机对[具体材料名称]进行拌合,严格控制拌合时间和配合比,确保拌合料的均匀性和质量。
拌合料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至施工现场,运输过程中应采取覆盖措施,防止水分蒸发和混合料离析。
3.摊铺
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作业,摊铺前应调整好摊铺机的熨平板高度和仰角,使其符合摊铺厚度要求。
摊铺机应匀速前进,摊铺速度控制在[X]m/min左右,保证摊铺面的平整度和连续性。
摊铺过程中应设专人检查摊铺厚度、平整度等,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4.碾压
摊铺完成后,立即进行碾压作业。碾压顺序应先静压12遍,然后弱振12遍,再强振23遍,最后静压12遍。
碾压时压路机的行驶速度应控制在:静压时[X]km/h,弱振时[X]km/h,强振时[X]km/h。
相邻碾压轮迹应重叠1/31/2轮宽,保证碾压的均匀性。
碾压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压实度,当压实度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补压。
5.检测验收
基床表层施工完成后,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压实度、平整度、厚度等指标的检测。
压实度检测采用核子密度仪或灌砂法等进行,每[具体检测频率]检测一次。
平整度检测采用3m直尺进行,每[具体检测频率]检测一处。
厚度检测采用水准仪或全站仪进行,每[具体检测频率]检测一点。
检测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五、质量控制措施
1.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各级人员的质量职责。
制定质量管理目标和质量保证措施,确保基床表层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材料质量控制
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对进场材料进行严格检验和试验,不合格材料严禁使用。
加强对拌合料质量的控制,定期对拌合料进行抽检,确保拌合料的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3.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和验收,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专检。
每道工序施工完成后,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4.成品保护措施
基床表层施工完成后,应采取有效的成品保护措施,防止其受到破坏。
在基床表层上进行其他作业时,应采取铺垫等保护措施,避免对其造成损伤。
六、安全保证措施
1.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2.安全教育培训
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使其熟悉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和防范措施。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施工现场安全措施
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如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等。
对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临时用电、消防等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交通管制,确保施工车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