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摘要:本实验围绕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展开,涵盖多个实验项目。通过对不同污染物的监测、分析以及控制技术的实践操作,深入了解大气污染的现状、污染物特性及相应的治理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对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综合认知,为解决实际大气污染问题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和技术参考。
一、引言
大气污染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严峻环境问题之一,对人类健康、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都造成了严重影响。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作为相关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直观地掌握大气污染控制的原理、方法和技术。
二、实验目的
1.熟悉常见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方法与仪器设备的使用。
2.掌握大气污染物的采样、分析与数据处理方法。
3.了解不同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原理与工艺流程,并进行实际操作。
4.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评估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效果,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实验一:大气中颗粒物浓度的测定
1.原理
采用重量法测定大气中颗粒物浓度。通过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使空气中的颗粒物被收集在已知重量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的增加来计算颗粒物的浓度。
2.仪器与试剂
中流量采样器
分析天平(精度0.1mg)
滤膜(孔径0.45μm)
镊子
3.步骤
清洁采样器,安装滤膜,检查采样系统密封性。
设定采样流量为100L/min,采样时间为24h。
采样结束后,小心取下滤膜,放入干燥器中平衡24h。
用分析天平准确称量滤膜采样前后的重量,记录数据。
4.数据处理
计算颗粒物浓度(mg/m3):
\(C=\frac{m_2m_1}{V}\times1000\)
其中,\(C\)为颗粒物浓度,\(m_2\)为采样后滤膜重量(mg),\(m_1\)为采样前滤膜重量(mg),\(V\)为采样体积(m3)。
实验二:二氧化硫(SO?)浓度的测定
1.原理
采用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空气中的二氧化硫被甲醛缓冲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羟基甲磺酸加成化合物,在样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使加成化合物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硫与副玫瑰苯胺作用,生成紫红色络合物,在577nm波长处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二氧化硫浓度。
2.仪器与试剂
大气采样器
分光光度计
多孔玻板吸收管
甲醛缓冲吸收液
氨磺酸钠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盐酸副玫瑰苯胺溶液
3.步骤
用多孔玻板吸收管加入适量甲醛缓冲吸收液,连接大气采样器,设定采样流量为0.5L/min,采样时间为30min。
采样结束后,将吸收液移入10ml比色管中,用少量吸收液洗涤吸收管,合并洗液于比色管中,使总体积为10ml。
加入0.5ml氨磺酸钠溶液,混匀,放置10min以除去氮氧化物的干扰。
加入0.5ml氢氧化钠溶液,混匀,再加入1ml盐酸副玫瑰苯胺溶液,混匀,显色15min。
用10mm比色皿,在577nm波长处,以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
4.数据处理
从标准曲线上查得二氧化硫含量(μg),计算二氧化硫浓度(mg/m3):
\(C=\frac{a}{V_0}\)
其中,\(C\)为二氧化硫浓度,\(a\)为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的二氧化硫含量(μg),\(V_0\)为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
实验三:氮氧化物(NO?)浓度的测定
1.原理
采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空气中的二氧化氮被吸收液吸收后,生成亚硝酸和硝酸,其中亚硝酸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玫瑰红色偶氮染料,在540nm波长处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二氧化氮浓度;对于一氧化氮,先通过三氧化铬石英砂氧化管将其氧化为二氧化氮,再进行测定,从而得到氮氧化物浓度。
2.仪器与试剂
大气采样器
分光光度计
多孔玻板吸收管
吸收液
三氧化铬石英砂氧化管
3.步骤
用多孔玻板吸收管加入适量吸收液,连接大气采样器,设定采样流量为0.4L/min,采样时间为45min。
若测定一氧化氮,在采样管前接上三氧化铬石英砂氧化管。
采样结束后,将吸收液移入10ml比色管中,用少量吸收液洗涤吸收管,合并洗液于比色管中,使总体积为10ml。
立即用10mm比色皿,在540nm波长处,以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
4.数据处理
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氮氧化物含量(μg),计算氮氧化物浓度(mg/m3):
\(C=\frac{a}{V_0}\)
其中,\(C\)为氮氧化物浓度,\(a\)为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的氮氧化物含量(μg),\(V_0\)为换
文档评论(0)